IMG_5309.JPG

由於明清外城住的全是老百姓,人口稠密,位於通往內城城關前的前門大街便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商業街

這裡也是古代明清皇帝去天壇祭天先農壇祭先農、太歲的必經之路,全都得從天安門、大清門、正陽門出,走天街、天橋到天壇、先農壇祭拜

唐魯孫對前門大街多所著墨,尤其在前門的戲院聽戲,筆隨神往,跟隨唐老一起逛胡同吃點心、炒肝、乳酪

在他筆下,名角名旦的八方趣聞與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編織而成的前門大街,極富生命力

IMG_9245

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故對北京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這條前門大街也趁此機會重整,成為今天看上去很乾淨,但是沒什麼人去的觀光一條街XD

前門大街改造後,新開設了不少國際品牌,如Uniqlo、ZARA、H&M、勞力士等

雖然前門大街本來就是明清當時的時尚大街,各種新鮮玩意兒羅列,潮流仕女熙熙攘攘

但今時今日,寶島李去的時候,總覺得~~

誰會特意來前門逛勞力士啊??

IMG_9231

倒是在百年老宅內喝星巴克有意思些!

總之,雖然2008年北京大力改造了前門大街,但改造後的前門大街因市場定位模糊,當地人不理,觀光客不愛,前門大街也不復唐魯孫筆下的熱鬧

 

全聚德總店

IMG_5311.JPG

前門大街上的全聚德是全聚德總店,唐老說:北平人原先吃烤鴨講究上「便宜坊」、「全聚德」,後來會吃的主兒要吃烤鴨,都奔西來順了。"

日本人占領北京時,創於明朝的老便宜坊不願伺候日本人,關門大吉

其他清朝才創立的便宜坊也紛紛關門,北京幾乎成了全聚德一枝獨秀,於是後來說到烤鴨,盡奉全聚德為圭臬

但是如果現在去吃全聚德,恐怕會被全聚德氣得要死,用平庸來形容全聚德都算過獎了

寶島李起初也勸到北京的朋友別去吃全聚德,別浪費錢,但是後來轉念一想

不到長城非好漢,再爬一次是笨蛋;不吃烤鴨真遺憾,再嘗一次腦子壞

寶島李怎能剝奪他們吐槽全聚德的機會呢!

IMG_5318.JPG

老北京最愛對吐槽全聚德的外地人說:

你說全聚德難吃,那是你沒去對地方,你要去和平門店的全聚德"

"你說全聚德和平門店烤鴨難吃,是因為你沒去二樓包廂吃"

"你說全聚德和平門店二樓包廂的烤鴨難吃,是因為你沒點最貴的套餐吃"

總之,說到全聚德,老北京總有一套維護臉面的說法

不過寶島李後來又吃了一次和平門店的全聚德,其烤鴨皮是真的絕頂好味,直接讓人明白全聚德為什麼有名!(咦?誰剛剛說"不吃烤鴨真遺憾,再嘗一次腦子壞"來著?

西來順的鴨子直到今天都做得很好,不過現在不以烤鴨見長,而是以"馬連良鴨子"聞名

如果讓寶島李選,比起怎麼吃都沒有廣式烤鴨優秀的北京烤鴨,寶島李也會選上西來順吃鴨子,這種先蒸後炸的"馬連良鴨子",吃起來別有風味

只是現在西來順的品質極不穩定,想吃好吃的馬連良鴨子,也得碰運氣就是了

 

鐺鐺車

IMG_5313.JPG 

原本以為鐺鐺車只是個裝飾品,沒想到真的能載人,跟上海南京路步行區的旅遊電動車有異曲同工之妙

而寶島李看了一些北京老照片,其實鐺鐺車就是當時的北京輕軌,從前門這裡可以發車到西直門、天壇等地

不過現在的鐺鐺車只行走於前門大街上而已

 

天福號

IMG_0686.JPG

天福號是北京有名的醬肉店,這類醬肉店很多,另外還有賣清真肉品的月盛齋,天福號是漢人去的醬肉店,過去也叫醬肘子舖

唐老說這種醬肘子舖會賣熟食燻滷醬肉,如果臨時招待客人,可以從醬肘子舖買些盒子菜回家

這種醬肉店還會賣"爐肉",也就是烤乳豬,乳豬皮還可回炸,稱之為炸響鈴,是非常美味的零嘴

唐老提到:"這道炸響鈴也是道清宮膳點,炸脆蘸著花椒鹽吃,是一樣下酒的美餚。

據說當年道光皇帝喜歡以炸響鈴下酒。有天無意中翻閱膳食單,看了之後大吃一驚,一味炸響鈴竟然開價一百二十兩。

他立刻把御膳房首領太監傳來問話,回說用整豬烤後起皮下鍋,這個菜的確不能算貴了。

道光雖未深究,可是從此傳膳,絕不再點炸響鈴這道菜"

雖然不知道細節,但是"一味炸響鈴竟然開價一百二十兩",李組長眉頭一皺,發覺案情並不單純,這裡面有A味~A錢的味道XD

無獨有偶,唐老也說:聚賢堂的炸響鈴就是從「天福」勻來爐肉炸的,加上甜鹹勾汁雙澆,慢慢就成了聚賢堂的門面菜了。

如果拿來下酒,比起炸龍蝦片的虛無縹緲,似乎有些咬勁,耐於咀嚼。"

看來這"炸響鈴"真是下酒好菜啊!

IMG_0690.JPG

雖然唐老吹得天花亂墜,但是今天吃到的天福號醬肉或是北京家常的醬肉味道,都是以醬油加八角、花椒的鹹味為主,以台灣人習慣的鹹甜味道來說,北京醬肉調味單調而無趣

然而,寶島李有次在花市的市場,買到鹹甜味濃類似台灣滷蹄膀的肘子舖,即便在台灣,都沒有幾家能出其右!

老闆一聽口音就不是本地人,寶島李對其大為讚揚,可惜這種鹹甜口的,在北京並不受歡迎,沒多久也收了 

 

北京都一處燒賣 

IMG_5317.JPG

都一處以燒賣聞名,創於乾隆3年(1738年),起初叫"王記酒舖",由山西人王瑞福創辦

據說在乾隆17年(1752年),乾隆私訪回京來到前門,這一天正是大年三十,天色已晚,只有王瑞福這家酒舖仍營業

肚子正餓的乾隆走進酒鋪,酒足飯飽後,乾隆問:"你這店叫什麼名字?"

王瑞福回答:"小店沒有名字"

乾隆感慨地說:"這時候還開門營業,京都只有你們這一處了,就叫"都一處"吧!"

沒過幾天,幾個太監送來了一塊"都一處"的蝠頭匾,並對王瑞福說,這塊匾是當今皇上御賜的,從此這家店便叫"都一處"了

店家還把這故事製成雕像立於門口,重現當年場景,招攬客人,非常可愛

不過,寶島李有證據可以證明這故事是假的!!

怎麼證明?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IMG_0703.JPG

寶島李第一次吃北方燒賣,就是吃都一處的燒賣

一入口,嚇到了,驚為天人!!

天底下怎麼會有這麼難吃的東西!!!!

肉的調味不知所云,皮還乾得割舌!!

乾隆當初要真的吃了都一處的燒賣,當下就大喊護駕,把店掀了,哪還有什麼隔天送匾額的故事!!

由此可知,乾隆一定沒吃過!!證明完畢!!

IMG_0714.JPG

探究燒賣的起源,本就是北方人的食物,而且可能源自蒙古人,元代始有記錄,其讀音也來自蒙古族,原意可能是袋子、點心

故除了燒賣外,也可以看到不同地方對其音的不同寫法,如稍美、稍梅、燒麥等

大陸上一般說,燒賣分北方燒賣跟南方燒賣, 北方燒賣包肉,不封口,束口有蓬鬆的花邊

南方燒賣包糯米,同樣不封口束口上面沒有花邊,但以糯米填滿

寶島李從小吃的都是飲茶的廣式燒賣,包的都是肉,一個個小圓墩貌,哪見過什麼束口?哪見過什麼糯米?

後來在上海吃過南方的糯米燒賣,實在是不好吃!

這不好吃跟手藝無關,這不好吃是天生的,設計上就有問題,拿主食(麵皮)包主食(糯米)!怎麼不來個白粥蓋飯呢!?真不知怎麼想的!

又後來在北京吃到世界末日級的都一處燒賣,讓寶島李對北方燒賣也徹底失望,回頭對廣式燒賣說:"《至少還有你》"

不過,寶島李記性不好XD,好了傷疤忘了疼那種!因為後來寶島李在朋友帶領下,在內蒙古包頭又吃了一次北方燒賣

一吃驚覺OMG!原來北方燒賣這麼好吃!差點被都一處騙了! 

都一處你燒賣做得這麼難吃,是想"無令南方士大夫知,恐爭謀北徙,以分此味。"嗎!?

台北也有一家北平都一處,但只有名字一樣,跟北京這家賣難吃燒賣的沒關係

 

九龍齋

IMG_5351.JPG

九龍齋以酸梅湯聞名北京,寶島李特別喜歡九龍齋酸梅湯,覺得味道比另一家著名老北京品牌信遠齋酸梅湯清淡爽口,以前甚至會去超市買一箱上飛機帶回台灣

唐老也提起九龍齋過,不過說的不是酸梅湯,而是糖葫蘆:

"擺攤子的糖葫蘆大家都說「九龍齋」的葫蘆最好,其實您要是問我九龍齋在什麼地方,真正老北平也說不上來,我只知道大柵欄東口外馬路上。除了各式各樣糖葫蘆之外,冬天還賣果子乾,夏天改賣酸梅湯。"

IMG_8272.JPG

有次因為工作,寶島李要做個消費者調查,調查大眾對冰糖葫蘆的想法

非北京人認為冰糖葫蘆有各種口味,山楂、葡萄、草莓、番茄等等

而北京人認為冰糖葫蘆就得是山楂的,其他口味都是邪魔歪道!

但唐老這位老老北京回憶中的冰糖葫蘆卻與現在的小北京截然不同,冰糖葫蘆不只是單純的山楂,還有"大山裡紅嵌豆沙、去皮的荸薺果、沙營葡萄"多種,更會灑、嵌上多種乾果

其中,九龍齋的招牌就是山藥冰糖葫蘆,北京過去還有句歇後語"九龍齋的糖葫蘆,別裝山藥啦",可見九龍齋的山藥冰糖葫蘆多有名了!

IMG_5330.JPG

當年寶島李去前門大街的九龍齋,有一二樓店面,店中有客席(現在不知道還有沒有)

九龍齋除了酸梅湯外還有一些北京小吃可以點,寶島李點了份炸咯吱盒(前面那個麵皮卷)在店內吃

是不是有人看到了覺得跟印象中的炸咯吱盒不太一樣,炸咯吱盒不是長得像薯條嗎?

其實長得像薯條的那叫"炸咯吱",這捲成一卷的叫"炸咯吱盒",兩者都是用綠豆麵(粉)做的點心

網上還說"咯吱"這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太監送上炸咯吱時,慈禧太后讓太監先放著,順口說"擱這兒"

等到慈禧吃時,大呼好吃,便問這是什麼。太監不知道這是什麼,便說,這叫"擱這兒"

寶島李憑藉在老闆及客戶面前苟延殘喘多年的經驗,負責任地告訴你,不要兩手空空地去面對死神!

這種靈光一閃、閃現的回答,在面對能砍你腦袋的皇帝、太后面前,並不存在!!

後來,寶島李的一個滿人朋友對寶島李說,"咯吱"本身就是滿語,跟"擱這兒"一點關係也沒有

 

廣德樓戲園

一般看唐魯孫的書籍前,對唐老的認識就是大美食家,但其實他在著作中提到有三多

一是吃多,二是菸多,三是戲多,尤其唱戲,也是其著作中濃墨重彩的一大部分

戲曲大概是那一輩人的共同娛樂,都喜歡來上幾句,化妝上臺唱個幾齣,而北京人可能更甚

直至今日,北京的小區裡還不時可以聽到大爺、大媽吊嗓子。寶島李有一年在北京尾牙,還差點粉墨登臺XD

唐老除了提及名角們的故事外,還提及了甚少人知的戲園生態

想看某些名角戲的人,非得上特定戲院,但是非熟門熟路去訂位,一定吃個軟釘子,就得找跟戲園有生意往來的飯莊訂才訂得到,像極了日本京都的神社跟周邊店家的生態

戲園內有看座的、有賣零食雜拌兒的、有賣碗茶的、賣古玩兒的,好不熱鬧

有趣的是,這些人跟戲園沒有雇傭關係,反而是類似百貨公司跟商舖的關係

眼前的廣德樓,唐老也曾提到過,說廣德樓內有位名人,賣雜拌兒的傻二格據說是清宮點心房出身,豌豆黃、芸豆卷、木樨棗、五香栗子都做得特別精細好吃

只是眼前的廣德樓跟唐老筆下的廣德樓,不知是否是同一個了

IMG_20180513_192548.jpg

前門大街這幾年又升級,在原本大柵欄廊房頭條胡同一帶打造新的北京坊商業區,集商業、展館、藝術、文創於一體

北京的星巴克臻選旗艦店無印良品酒店、查爾斯王子的英園哈羅德茶室等就在這兒,另外還有新開許多餐廳、咖啡廳

因為有了北京坊,寶島李來前門大街的頻率大為提升!頗有當年西門町沉寂許久後重新開張的感覺!

IMG_20180513_171916.jpg

北京坊所在的廊房頭條胡同在唐老的書裡也是提及度非常高的一條胡同,第一樓商城、寶恒祥珠寶店、美麗華鞋店、河南館子玉樓春、西餐廳擷英食堂都曾在這裡風靡一時,不過今天早已不復存在

而之所以在前門大街設此北京坊,正是看中前門大街的歷史、文化資產

民國初年,北京的四大商城有三家都聚集在這一帶,同時這裡也聚集了許多銀行、金店,堪稱是民國時期的華爾街

今天當然已經不再有當日的榮景,不過在北京坊計劃開展下,以交通銀行、鹽業銀行、北京勸業場、謙祥益百年綢緞莊等舊建築為核心

前門大街西側的大柵欄一帶,逐漸恢復往日民國時期的輝煌光景

 

北京勸業場

IMG_20180513_172109.jpg

"勸業場"意為"勸人勉力,振興實業,提倡國貨",是民國時期的公辦百貨展覽館,作為商販銷售國貨用

北京勸業場前身是"京師勸工陳列所",為清政府商部所創辦,雖然幾經焚毀,但是依然存續下來作為勸業場,北京勸業場更是北京城民國時期的四大商城之一呢

 

交通銀行北平支行

IMG_20180513_172146.jpg

為因應清末社會交通型態轉型的建設,清光緒34年(1908年)成立交通銀行,總行就在北京,是中國最古老的銀行之一

民國38年,交通銀行一起跟著政府到台灣,在大陸的銀行就被中共收歸國有

印象中,許多到台灣的銀行其實才是正宗,因為當時公司登記的正式文件都一起到了台灣

不過台灣的交通銀行在陳水扁弄的金改中被消滅了,嘖~

 

謙祥益老號

IMG_20180513_192923.jpg

謙祥益是一家創建於距今約300年前的清嘉慶年間的布莊,是北京絲綢業"八大祥"中最早開業的一家

原本開在山東,後來在北京開店,光是前門就有多家分店

這裡是最早的老號,不過庚子拳亂時被毀過,眼前的老號是後來重建的

唐老也曾提到這家謙祥益"皮貨莊",對其元宵節燈會細筆彩繪的「七俠五義」大紗燈印象深刻 

IMG_20180513_171507.jpg

北京坊位在前門大街西側的建築群,屬於大柵欄(北京人發"大石辣"音)的一部分

寶島李來到北京坊,看到入口處圍著柵欄,不禁莞爾一笑

因為大柵欄這個地名,據說明朝時候,前門一帶商戶為了防盜保全,會立起木製大柵欄,因而有了大柵欄的名字

雖然清朝發生大火,大柵欄被焚毀,但是大柵欄名字仍然留存下來

而今門口的柵欄應該只是為了管理,不過知道這裡的故事,就覺得在這裡放了柵欄很有趣,還挺"復古"的XD

IMG_5359.JPG

據說大柵欄之所以發"大石辣"音,有一說法是因為皇家珊瑚庫和珊瑚加工廠位在前門外廊房四條胡同

加工廠經營者多為蒙古人,"石辣"為蒙古語珊瑚也,故人們將這條胡同俗稱為沙剌胡同,即"珊瑚胡同"之意

又有一說,"石辣"非蒙語,而是滿語,同樣也是珊瑚之意

總之,為了防盜保全,明清兩代在北京城到處設置柵欄,所以北京城叫柵欄、雙柵欄、大柵欄的地方,曾經也不只此處

但是,由於廊房四條這裡的商家有錢,不僅用鐵柵欄,還把鐵柵欄修得又大又華麗,時至今日,大柵欄便專指此處了

 

祥義號

IMG_5360.JPG

祥義號商場舊為祥義號綢緞店,系清光緒年間內宮太監小德張出資經營的店舖

 

瑞蚨祥

IMG_5363.JPG

瑞蚨祥的蚨字一種載於《搜神記》的傳說昆蟲,形似蟬,母子相依,分離後必飛回,將母子血分別塗於錢上,使用後亦會飛回,寓意金錢流轉不息

瑞蚨祥布行創立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的濟南,清光緒16年(1890年)始來北京擺攤賣布、設店

因物美價廉,生意蒸蒸日上。至民國初年,瑞蚨祥在北京已有五家商號,被稱為京城八大祥之首,只是今日已經不如以往

 

同仁堂

IMG_5364.JPG

大柵欄上有間同仁堂,由於北京同仁堂太多了,所以經過時並沒有特別在意

直到後來看了唐老的著作才知道,這間前門大柵欄的同仁堂正是同仁堂樂家的起家厝!而且還提起一段有味道的趣聞XD

康熙初年先祖樂梧崗,敏而好學應了幾次鄉試,都是榜上無名,於是息了做官的念頭,在前門外大柵欄,正對門框胡同,開了一家同仁堂中藥店。"

同仁堂地勢低凹,各舖眼兒掌櫃徒弟清晨起來溜早,同仁堂門口變成最佳的方便處所。開張不久的同仁堂門口就變成尿騷窩子了。"

"樂掌櫃打算把門堂墊高,於是請了堪輿先生來看風水,哪知堪輿先生認定同仁堂坐在旺地,氣脈長達兩三百年,要是一墊高地基就破壞龍脈了。"

從此,同仁堂從康熙到民國兩百多年,始終是倒下臺階的門面。而同仁堂也果真歷久不衰!

現在同仁堂求新求變,還賣咖啡!還是枸杞咖啡呦!

 

大觀樓

IMG_5371.JPG

大觀樓創於清朝末年,原是茶樓,後被有中國電影之父之稱的任景豐買下,改成電影院

清光緒31年(1905年)任景豐擔任導演拍攝的中國首部電影《定軍山》在大觀樓首映,故在大觀樓門額上還寫著"中國電影誕生地"等字

雖然說是電影,但是那個年代的"電影",不過是現在的"短視頻",京劇大師譚鑫培扮黃忠,只拍了京劇《定軍山》中《請纓》、《舞刀》、《交鋒》幾幕

不過《定軍山》現已無拷貝留存,只剩一張劇照,故也被人質疑,到底有沒有《定軍山》這部影片

現在的大觀樓戲院依舊在營業,裡面還維持著民國時代的茶樓布局

 

狗不理包子

IMG_5367.JPG

狗不理來自天津,被袁世凱進貢給慈禧太后而聞名

據說狗不理的名字來自創始人的小名"狗子",因為生意太好,沒空理人,所以叫狗不理

又有說因為狗不理的包子皮薄油大滷多,剛出爐時又熱又燙,狗都不敢吃,所以叫狗不理

記得當時台北有家賣包子的叫"苟不理",不知是否因其非正宗"狗不理",遂取諧音;又或是出身正宗,但覺得"狗不理"不雅,遂改名

不過今天吃過天津狗不理包子的人都知道,狗不理包子油膩又口重,難吃得要命!

這或許是現在人口味變淡了,也或許是狗不理手藝差了,但即便當時,唐老也說:"北方人吃過上海五芳齋的小湯包、南翔饅首、淮城湯包,才覺得狗不理的包子不過爾爾。"

所以也不用懷疑你吃了狗不理包子覺得"不過爾爾",因為它一直是"不過爾爾"

狗不理在天津大概只有觀光客去吃,跟台南人一樣,天津人自有鍾愛的包子舖

但是在北京,狗不理就慘了,2020年因為顧客抱怨王府井店東西難吃,被店家說是造謠,還報警並要求公開道歉

態度惡劣的狗不理一下子就上了微博熱搜,民怨四起,留言大多是~~

"啊就真的很難吃啊,還不給虧喔!"

現在北京的狗不理,涼涼,在北京沒幾家了,剩下主要都在天津

不過天津是個奇妙的城市,任何菜到了天津,經天津大廚這麼一炒,都能清水變雞湯,雖然狗不理是積重難返那種

但即便前面說到難吃的北京全聚德,等後來寶島李吃了天津全聚德烤鴨,竟覺得其味釅釅,好吃極了

咦?誰剛剛說"不吃烤鴨真遺憾,再嘗一次腦子壞"來著?

 

愛碗亭的最新文章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寶島李 的頭像
    寶島李

    寶島李的愛碗亭

    寶島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