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館是北京市的博物館,與陝西博物館、上海博物館都是同等級的省級博物館
從1953年就提議要興建首都歷史與建設博物館,但是中間一波三折,經歷反右、大躍進、文革,直到1979年才在北京孔廟成立首都博物館
不過跟故宮的問題一樣,孔廟畢竟不是用來展覽文物的場地,所以過不久,首都博物館就因為場地問題而閉館了
直到2005年底,在北京復興門外的首都博物館新館落成並開始營運,這間籌辦了50年的博物館才算有了"真正"的開始
2013年起,北京首都博物館被"國土戰略防禦攻擊與後勤保障局"(Strategic Homeland Intervention,Enforcement and Logistics Division)簡稱S.H.I.E.L.D.神盾局徵用,成為《神盾局特工Agents of S.H.I.E.L.D.》中的基地
首都博物館突出到外壁的銅柱象徵古代文物破土而出,並作為青銅器展館
這也是神盾局看上它的原因XD
景德街牌樓
進門後,轉身一看,在首都博物館的大廳北面有一座牌樓,乍看像是座新裝修的牌樓,但其實它是從歷代帝王廟門遷移過來的景德街牌樓
景德街牌樓為四柱三間七樓結構,據說為明嘉靖年間所建(但也有應是清雍正、乾隆時期所建的說法)
原橫在歷代帝王廟大門前的馬路上,有東西一對,牌樓上有景德街三字,清代為滿漢雙文,民國後改成漢字,被建築大師梁思成稱為北京最美的牌坊
1954年,這對牌樓因妨礙交通被拆除,多年後要重建時,牌樓零件竟缺失,剩下的零件只夠組裝一個,便是眼前僅剩一座的景德街牌樓
首都博物館是以北京歷史為主題的博物館,藏品從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東周燕國,一直到元大都時期、明、清時代的北京 ,並藏有許多民國物件,見證北京市井的變化
但是首博的陳列比較奇怪,大概是展品太多,空間太小,文物們都擠在一起,搞得跟成功嶺軍營一樣!!
跟台北故宮相同之處在於,首博的許多說明牌,同一件東西的官方說法都不同,這是兩岸間的傳承嗎?XD
但首博更勝台北故宮之處在於,首博有些說明牌對應的展品根本不是同一件XD
陳列櫃對面則是西洋歷史時間表,可以對照參考,這個設計也挺有趣的
北京人頭蓋骨(複製品)(舊石器時代)
民國16年在北京周口店發現生活於68-78萬年前的北京猿人骨骸化石,並挖出4個半北京人頭蓋骨
在國家衰弱,國際地位低下的時代,發現當時北京猿人的消息傳來,國人為之振奮
"中國人終於有自己的祖宗啦!中國人不是從非洲來的!"的民族主義言論,為清末民初什麼都比不上外國人的中國人,注下安慰劑
然而從現代的遺傳學分析上,並不能證明北京猿人獨立演化出中國人,不過現在中國國力起來了,這些就不重要了,你現在說中國人祖先是外星來的也沒人在意!
這些年,還在執著於搞"祖先是誰"活動,以改變子孫心理狀態的,大概就只剩韓國人跟台灣人了
日本人侵略中國時,或許也想利用北京猿人研究,發展一套"日本人是中國人的祖先"的理論?總之,日本人也對北京人頭蓋骨非常有興趣
民國26年七七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開戰,北京人頭蓋骨被收藏在美國人開的北平協和醫院,得一時平安
但等到民國30年,日本偷襲珍珠港,跟美國開戰,受美國人保護的北京人頭蓋骨就被日本人沒收了
有人說北京人頭蓋骨被運到日本,又說埋在日壇公園樹下,又說在沉沒的阿波丸裡,又說在秦皇島的戰場壕溝內
總之,北京人頭蓋骨消失了!所以現在這裡陳放的是複製品
可是啊~~~
除了北京人頭蓋骨是複製品外,還有一堆複製品,北京首都博物館大概是寶島李見過陳列最多複製品的博物館了!
金臂釧(商)
先秦時代的金器並不多見,商代金器更稀少,而能在手上戴金臂釧的人,據推測可能是部落首領或祭司、巫師之類的重要人物
燕國刀幣(東周)
刀幣是春秋戰國時代流行於中國北方齊、燕、趙等國的錢幣,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才停止使用
據說刀幣始於齊國,因早期齊國人習慣用一種工具刀交易,故後來的錢幣就做成刀形,並經由交易影響燕、趙的貨幣形狀
玻璃缽(西晉)
玻璃缽又名薩珊乳突玻璃碗,是從歐洲傳入中國的玻璃碗
玻璃約在4000年前由古埃及人發明,後來由古羅馬人傳承製造,經印度傳入中國,秦漢時稱為"流離",後來寫作"琉璃"
薩珊指薩珊王朝,是波斯帝國的最後一個王朝,為後來興起的阿拉伯帝國所滅,大批薩珊遺民逃往唐帝國
在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出現有薩珊金幣與"波斯王子"協助張小敬辦案的劇情,便是源自此段歷史
羅馬玻璃工藝為薩珊王朝繼承,並經由貿易傳入中國,館方特別強調這是古代"一帶一路"的成果XD
石雕釋迦牟尼佛與二脇侍菩薩像(北魏)
石雕釋迦牟尼佛與二脇侍菩薩像為北魏時期所造,研究顯示佛像與雲崗大佛同時期,在山西大同建造完成後運至北京
石佛背面有12排小佛像,並刻有"太和十三年三月十五日閻惠端為皇帝太皇太后造像"等字,是北京最古老石造佛像
更為稀奇的,釋迦牟尼佛的形象是依北魏孝文帝的模樣所造
不過這尊佛像少見於文獻,直到清末才有紀錄,後流轉至北京西郊,並為其蓋了一座石佛寺供奉
1998年北京電視台介紹了這尊北京最古老的石造佛像,結果~~~
三天後就被偷了XD
果然,沒有知識,也要常看電視!!
雖然半年後石佛被追回,但佛像卻已摔成五塊
石佛經過修復後,先被藏於石刻博物館,如今收藏在首博,是首博最重要的藏品之一
史思明墓玉冊(唐)
安史之亂元凶之一的史思明的墓,就位在北京豐台區
史書記載,史思明被兒子史朝義弒於洛陽,後用駱駝將其馱回北京下葬
1981年對史思明墓進行挖掘,挖出許多珍貴物品,其中包括刻有252個字的玉冊,追諡昭武皇帝,玉冊內容泣訴
"乖兒子朝義好孝順,不捨思明爸爸死得好慘,安史之亂都是壞人慫恿!我們也是被害者!"
等等............
史朝義!!你爸史思明不就是被你殺掉的嗎!?
彩繪釋迦牟尼佛像(遼)
這尊遼代彩繪釋迦牟尼佛像,面相豐滿,雖然軀體殘破,彩繪褪去,且額上寶石缺失,但寶島李仍舊覺得是佛像展區中雕刻最精美的一尊
黃釉馬鐙壺(遼)
馬鐙壺又稱雞冠壺,這種冷知識聽聽就好,但首博的說明牌,卻能時時提醒你它有兩個名字
同樣的器形,左邊叫馬鐙壺,右邊變成雞冠壺,甚至同一件器物,東牆上叫馬鐙壺,西牆上卻叫雞冠壺,讓人好生混亂!
馬鐙壺是遼代特有的陶水器或酒器,仿自契丹人的皮製容器,但遼以後就不復存在了
這其中也能透露出原本馬上民族與漢人混居後,生活型態從游牧變成定居的轉變
銅坐龍(金)
銅坐龍應該為金代皇室御用馬車上的裝飾物,在黑龍江也有出土,只是北京出土的銅坐龍造型更接近中原形象,而黑龍江出土的銅坐龍的形象更接近金代女真人信仰的神鷹-海東青
龍紋槨、鳳紋槨(金)
現稱的棺槨,即外槨內棺,槨為棺材的外棺,此槨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龍紋槨與其皇后所用的鳳紋槨
自從金海陵王遷都北京(當時稱中都),就將祖陵從黑龍江遷至北京房山,成為北京最早的皇家陵墓
此大石槨便是當時從黑龍江遷來的,本來躺在棺木中的金太祖,一夜之間突然就有了金貴的北京戶口了!
積水潭碼頭(元)
北京故宮北面的積水潭現在雖然只是個小水池,但在元代,地位可不一般,是內陸運河碼頭,京杭大運河的終點
從元代開始,江南一代的稻米、茶葉、貨物等,都經由京杭大運河(或海運)走通惠河到北京城
可以想像,當時的積水潭煙波浩瀚,碼頭邊一定滿是賣江南貨物的店家、賣各種吃食的食肆跟存貨的倉庫
路上則是來碼頭批貨的老闆、搬運的工人、逛街的百姓,熱鬧非凡!與今天後海公園悠哉慢活的景色必是天壤之別!
萬寧橋鎮水獸(元)
在積水潭東側玉河上有座坐落於北京城中軸線上的萬寧橋,原為木橋,元代改為石橋
石橋至今仍在,且橋上的石頭刻花都被摸平了XD,但依舊看得出來古樸的歷史感
此鎮水獸便是原位於橋下的元代雕刻,現移到首博收藏
景德鎮窯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像(元)
景德鎮窯青白釉戲劇舞台人物紋枕(元)
古人的枕頭是陶瓷製的,又硬又冷,但其實也有用皮毛製作的軟枕頭
不過陶瓷枕頭因為比較便宜,而且瓷枕冰涼,夏天睡得香,盤了半天的長髮也不會壓變形
故雖然瓷枕常出現於墓葬,但其實也是百姓的日常用品
此瓷枕雕鏤成戲臺形式,戲臺上眾多演員正唱著戲,反映元代戲劇的流行
不過雕得如此華美,應該不是日常用品,應是專為陪葬所用吧?
景德鎮窯青花鳳首扁壺(明)
景德鎮窯青花鳳首扁壺共有兩尊,有一鸞一鳳,藏於首博的是鸞壺,而鳳壺則在伊犁被發現,現藏於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博物館
鳳首扁壺被發現時是一堆碎片,經修復後黏合成如今樣貌,雖然器身上仍存在17處缺孔,卻是首次發現的元青花此器形,是首博的重要館藏
不過奇怪的是,鸞鳳和鳴時,鸞為公,鳳為母,鳳凰于飛時,鳳又變成公,凰又變成母~~~
難不成,鳳是"雙"啊!?
其實,《山海經》中就提到"五彩鳥三名,一曰皇(凰)鳥,一曰鸞鳥,一曰鳳鳥",說明凰、鳳、鸞是三種不同傳說生物
如同其他傳說生物,經過千百年來的人為加工,鳳、凰、鸞已經一家親,連性別都"多元"起來了呢!
萬曆緙金十二章福壽如意袞服(複製品)(明)
皇帝穿的衣服稱為龍袍,但其實依照不同場合,穿的衣服也不限於龍袍
比如此件名為袞服,是皇帝祭祀天地、宗廟、社稷、冊封等大典時穿著的禮服
袞服上繡日、月、星、山、龍、華蟲(雉雞)、宗彝(禮器)、藻、火、粉米(白米)、黼(音斧,斧形紋,決斷之意)、黻(音福,官員禮服的紋飾,輔佐之意)等十二圖紋,稱為十二章,象徵皇帝的十二種美德,依官職品位,分為十二章、九章、七章等,十二章制也傳到朝鮮、日本,作為皇帝、天皇的禮服
緙(音客)絲則是一種絲織工藝,由於工序繁複,"婦人一衣,終歲方成",故稱"一寸緙絲一寸金"形容其金貴!
這件緙絲袞服是複製品,原件原墊於萬曆皇帝的屍身之下,出土於1956年那場 慘絕人寰 嚇死人的明定陵考古大慘案!
原件由於當時保存技術不足,出土後便硬化變殘,加上文化大革命紅衛兵的破壞,萬曆皇帝與皇后被拖出來燒掉,各種珍貴文物被毀,中共中央下令此後禁止再開挖皇帝陵
此複製品為緙絲世家的傳人仿原件形制恢復的複製品
萬曆金翼善冠(複製品)(明)
在1956年的世紀考古大慘劇中出土的,除了萬曆的十二章袞服,還有皇帝的金翼善冠、烏紗翼善冠,以及皇后的鳳冠(現藏北京故宮)
眾所知之,烏紗帽代稱官位,烏紗帽便是隋唐起官員所戴之官帽,皇帝、貴族用帽則不能稱烏紗帽,帽子兩側翼展向上,稱為翼善帽
金翼善冠被稱為金冠,以黃金掐絲編織而成,重826公克,是迄今唯一發現的皇帝金冠
萬曆烏紗翼善冠(複製品)(明)
此頂烏紗翼善帽原件以細竹絲髹黑漆編織而成,出土時,戴於萬曆皇帝的頭上,應是萬曆皇帝的愛用帽
乾隆緙金十二章龍袍(複製品)(清)
銅鍍金虎頭佛母像(清)
清代特別重喇嘛教,所以首博的宗教藏品特別豐富,特別是清代喇嘛教佛像
五佛冠(清)
在電影中的唐僧,或是法會上的高僧,都會頭戴五佛冠,上有五方佛,兩側綴有長纓
五方冠上的五方佛是源自喇嘛教的說法,代表五個方位的佛
五方冠在隨著喇嘛教傳入中國的同時,與中國傳統道教交融,使佛教結合了道教的五行文化
道教同樣被影響,也戴起相同形制的帽子,只是將冠上的五佛換成五老,稱為"五老冠"
乾隆50年千叟宴御賜養老銀牌/皇極殿千叟宴太上皇帝御賜養老銀牌(清)
好大喜功的乾隆曾辦過兩次鋪張浪費的千叟宴
第一次舉行千叟宴是乾隆50年,在乾清宮列席800桌,與宴者3900餘人
第二次千叟宴在嘉慶元年,歸政於嘉慶的典禮結束,乾隆就在皇極殿吃起千叟宴,這次與宴者達5900餘人,桌子從皇極殿擺到寧壽門外的廣場
千叟宴吃什麼?涮肉火鍋!別小看涮肉火鍋,乾隆的千叟宴吃涮肉,加上發紅包,一次就花了一百多萬兩白銀
一百多萬兩白銀是多少呢?大概是大清國一年收入的2.5%!一餐吃掉一年收入的2.5%!
嘖嘖嘖~這個敗家子!
皇極殿千叟宴太上皇帝御賜養老銀牌(清)
當時每個參加的老人都賜鳩杖、銀牌,上銘"太上皇帝御賜養老"
銀牌背面記重,有十兩、十五兩、二十兩、二十五兩、三十兩等五級,受銀牌者每年可到當地縣衙支取養老費"御賜養老"
但大清帝國的錢早就被乾隆花得差不多了,嘉慶後沒錢養老,不少銀牌被熔了換錢,故現在傳世甚少
欸~~~為什麼首都博物館這麼普隆宮?又是複製品!又是名牌錯植?
Errrrrr~~~神盾局駐京辦拯救世界已經很忙了,搞錯一兩件,很過分嗎?
不過,雖然如此,寶島李對首都博物館的印象還是非常好!為什麼呢?
因為除了常展外,首都博物館經常會有特展,加上"首都"身分!每每展出都是"首輪",且品級上乘
比如2015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大墓出土後,2016年就來到首都博物館展出
而河南安陽殷墟之光婦好墓,也於2016年在首都博物館展出考古發現40年特展
所以雖然常展比較那個什麼,但是特展都很值得一看呦!
首都博物館
人均:免費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6號
訂位電話:+86-10-85007063
營業時間:09:00-17:00
網址:http://www.capitalmuseum.org.cn/
必殺技:神盾局特工基地、首博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