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河流經香山與龍門山兩山之間,兩山形成一座天然的門闕,故古稱“伊闕”
隋煬帝曾登山,望見了洛陽南面的伊闕,就問:”這不是真龍天子的門戶嗎?古人為什麼不在這裡建都呢?”
大臣回答道:”這就是給您準備滴呀”
於是隋煬帝在洛陽建立東都,把皇宮的大門正對伊闕
從此,”伊闕”便被稱為”龍門”,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去的龍門石窟
不過,澄清一下,”鯉魚躍龍門”的龍門並不是洛陽的龍門,而是有黃河流經的山西龍門!!
上了廁所,出了龍門博物館,一個轉彎就是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始于北魏孝文帝,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經營,有今日規模
其中,龍門石窟以唐代最多,北魏次之,與山西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
記得寶島李小時候學的,中國佛教藝術的瑰寶有三大石窟--敦煌、龍門、雲崗
麥積山石窟不知道是何種原因,有可能是名氣被鄰近的敦煌石窟壓過,所以一直沒沒無聞
近幾年,大陸各方面(包括其他石窟)都正式肯定天山麥積山石窟的價值意義,從此三大石窟變成四大石窟
嘖嘖~~~這讓我想起《那一夜,誰來說相聲》
你們的地理都變成歷史啦!!
你們的歷史都變成小說啦!!
禹王池
龍門石窟一進門,便是禹王池
洛陽是中國最早的朝代--夏朝定都的地方,夏的開國者--禹,相傳鑿開了龍門山,治理伊水的水患
這個禹王池便是紀念大禹的
古陽洞(北魏)
去過龍門石窟的人很多,網上介紹的也很多
所以這次寶島李決定用一個比較特殊的角度,從時間的角度,來介紹龍門西山石窟
古陽洞開鑿於西元493年的北魏時期,是龍門石窟群中最早開鑿的洞窟,也是佛教內容最豐富、書法藝術最高的一個洞窟
不過因為它在西山石窟群的最尾巴,通常走到那邊的時候,人都已經沒力
而且滿天神佛,一路看過來,都已經審美疲勞了
我的意思是說~~~~
我去看了,但是我沒拍照啦
....................
....................
好~~~~
好個一出場就冷場
不過,精采的在後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龍門二十品(北魏)
通常走到龍門西山石窟底的時候,都已經神昏智暈了
不過這時候,寶島李卻發現出口的牆邊貼了一整面的拓印
直覺反應,這一定是好東西,雖然沒有仔細看,但是拍了照留念
後來查了資料,原來這就是著名的魏碑體書法精品--龍門二十品!!果然是好東西!!
龍門石窟的佛龕外多有造像題記,因為數量多,龍門石窟又被稱為“古碑林”,尤其以北魏時期的佔半數以上
所以這從北魏造像記中精選出來的二十帖魏碑書法精華,便稱為龍門二十品,其中有十九品都出自古陽洞
不過你不可能走進古陽洞裡細看的,所以,想看魏碑書法,你還是在這裡端詳吧!!
賓陽三洞
賓陽三洞開鑿於北魏,大約從西元500年開始到524年完成
是北魏宣武帝為父親北魏孝文帝而建
不過,後因政變等原因,原定的賓陽三洞僅完成了賓陽中洞,到了唐代才完成南洞和北洞
賓陽中洞(北魏)
賓陽中洞是北魏時期代表性的洞窟,主佛為釋迦牟尼
相較北魏更早期的山西雲崗石窟,偏向高鼻大眼的印度佛教形象
採取漢化政策的北魏孝文帝,令龍門石窟的主佛造型、服飾盡體現漢人形象,體型也展現北魏喜愛修長的美感
跟我們近代看到的寬面莊嚴的釋迦牟尼又大不相同
咦~~~
不過~~~~
這個北魏時期的釋迦牟尼,怎麼有點橫山光輝的風格啊!!
洞中原有精美浮雕,但是在1930~1940年代,被盜往國外
現在陳列於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美國堪薩斯州納爾遜藝術博物館
另外,洞中兩位菩薩立像的頭也都被盜,收藏於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和東京國立博物館
說到這邊,現場的講解員總會義憤填膺的說美帝國主義如何如何,小日本怎樣怎樣
但是別忘了,當時這些國寶還都是由北京文物販子、當地的土匪做的幫凶給運出去的!
現場的解說員說,龍門石窟的破壞主要來自歷史上的滅佛事件,以及民國時期修路、不法份子盜賣等等
文化大革命時,因為國家派兵駐守保護,所以沒有受到破壞
但是,寶島李看著上面類似槍孔的圓點~~~
這種理由,我怎麼都不相信呢!?
這是一塊說明牌,有好幾種語言,為了方便寶島李拍攝,李太太用手把說明牌拿起
卻聽到李太太大聲喊”燙燙燙”
原來這個說明牌居然是塊鐵製大鐵板
大太陽下,鐵板居然變鐵板燒了!!
蓮花洞(北魏)
該洞於525—527年北魏期間所建,因窟頂的蓮花而得名
雖說佛教石窟藻井多雕有蓮花,但這麼大又這麼精美的蓮花雕刻,也只有在蓮花洞獨一處,故以此命名
該洞供奉釋迦牟尼,身旁帶了兩弟子
不過大弟子迦葉頭部也被盜,已經身首異處,人在洛陽,但是頭在法國吉美博物館
龍門石窟到處都是這樣的故事,但還有一位身首異處的大明星,就是寶島李回到台灣必去朝拜的武聖關公
頭在洛陽關林,身體在湖北當陽關陵
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佛像是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高17.14公尺
而最小的佛像,就在這蓮花洞
每個僅有2公分高(那排密密麻麻像螞蟻的便是)
蓮花洞外刻有佛經故事,猛然一看有點像是吳哥窟的感覺
鑼鼓泉
原本這些泉眼都應該流洩著清泉
但是因為附近煤礦挖礦排水,造成水位下降,目前已經斷流了
所以現在只空留碑,而不見泉
珍珠泉
寶島李用年份介紹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龍門石窟佛像群的形成,跟重佛的武則天又有很大的關係
而武則天作為中國唯一一個女皇帝,又是作為先嫁爸爸,再嫁兒子的宮廷狗血劇的女主角
她在宮廷鬥爭中,每一步都做了精密的計算,而龍門石窟就是她一路鬥爭下來的見證
賓陽南洞(唐)
637年,武則天14歲入宮,服侍太宗李世民
645年,那一年武則天22歲,唐玄奘三藏法師帶著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師徒三人從西天取經回來
玄奘是弘揚彌勒下生(彌勒佛轉生,普渡眾人)的法師,回中土後,建立並推廣法相宗(唯識宗)
玄奘受到唐太宗接見,促膝長談,唐太宗”從卯到酉,不覺時延”,據說武則天一直陪同
武則天可能在這次的會面埋下了深深的彌勒信仰,也跟玄奘結下不解之緣
傳說此時的武才人還曾私設佛龕供奉彌勒佛
這一時期的武則天,還只是個清純美麗的小姑娘~~美麗小姑娘是有,但不見得清純~~
這時期的武則天(媚娘),有一則著名的故事,武則天馴獅子驄
唐太宗的一匹烈馬獅子驄無人能馭,武則天說我有辦法馴服牠,說:
”我先用鐵鞭抽,不服就用鐵棍揍,再不服就用匕首宰了牠”
李太太看《武媚娘傳奇》,一直問寶島李唐太宗跟武則天有沒有愛過
寶島李回敬李太太這個故事,一個這麼狠的女人睡在旁邊,是個男人應該都會不舉!你說他們能愛過嘛!?
賓陽南洞是賓陽三洞之一,洞中主佛為阿彌陀佛
原是西元500年,北魏宣武帝為亡母文昭皇太后做功德的石窟,但是鑿到一半停止
西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的四子魏王李泰,為其亡母長孫皇后做功德,又接續建成
李泰為母親修石窟,其實也是為了獲得太宗好感,與太子爭奪太子地位
這時的佛像明顯與前面北魏風格不同,是唐朝喜歡的豐滿
南洞旁的不知名石窟也很華美
洞口浮刻著大小飛天與護法天王!
伊闕佛窟之碑(唐)
《伊闕佛龕之碑》碑文記述李泰為其母長孫皇后做功德修佛寺的始末
是由”字裡生金”的大書法家褚遂良所寫,是褚遂良的最大作品,為唐楷代表之作!!
這座碑原是北魏的賓陽中洞的造窟碑,李泰竟命人抹去原碑文,雕刻成現在的唐碑
所以可見得李泰其實也不是什麼好貨,後來果然在眾臣反對下,改立李治,也就是武則天的老公為太子
賓陽北洞(唐)
YA!!
這個...............
原本是佛教手印,但不知為何種手印
後來因為大拇指風化斷裂,所以只剩下這個比YA的手勢
所有遊客來此,都會在佛像前一起擺個”YA”!
主尊為阿彌佛陀像,建於641-650年的初唐
頭上的火焰彩繪壁畫還依稀可見,可以想像當初莊嚴華麗風貌!
龍門石窟的觀光步道沿路上有各種石窟
還有各種大小石刻佛像,不過臉都被鑿掉!!
所以我真不相信文化大革命時,沒有受到破壞
佛像跟遊客步道之間沒有圍欄
佛像就在手邊,觸手可及,許多佛像就這樣被遊客摸成黑色的!!
嘖嘖~~~
不知道為什麼,大陸各觀光景點的雕像都會被摸得油亮油亮的!!
而且還可以看油亮發光的部位,知道大家摸的都是哪邊!XD
經常,寶島李經過路邊的銅像,總會因為銅像的重要部位發光而訕笑
老龍洞(唐)
跟其他官方修建的石窟不同,老龍洞是唐初的民間石窟
因不是官方專人修建的,所以沒有主佛
洞中54龕,各龕所求也各不相同
潛溪寺(唐)
651年,武則天28歲再入宮,服侍高宗李治
646年,太宗病重,武則天與李治同在太宗身邊服侍,太宗死後,武則天入感業寺出家
此時,高宗的皇后發現高宗喜歡武則天,皇后便把武則天找回來作為盟友鬥蕭淑妃
嘖嘖~~~老虎會吃人,狼也會吃人啊!!(左手背拍右左手心)
潛溪寺就開鑿於這時期,因寺下有泉得名“潛溪”,供奉“淨土宗西方三聖”,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
寶島李好奇為何不稱潛溪窟,而是潛溪寺
估計”供奉佛的地方”稱之為寺吧,用什麼材質,什麼形式,無所謂!
敬善寺(唐)
655年,在宮廷鬥爭中,高宗廢了王皇后,改立武皇后
在立后前,武則天只是戰鬥力強,但是名不正言不順,現在武則天貴為武后,說話可就更有份量了
連生中宗李顯時,因為擔心難產,還能請到名滿京城的玄奘法師幫忙祈福,可見聲勢之盛!
這個敬善寺便是鑿於武則天代理朝政前後,完工於661-663年,主佛為阿彌陀佛
敬善寺旁的不知名石窟的金剛力士,看起來真是威武啊!!
惠簡洞/小盧舍那佛龕(唐)
660年,高宗患疾,命武皇后代理朝政
這時候正是武則天的政治勢力上升期,雖然高宗對武則天的專權有了戒心,但為時已晚
唐朝有儒、釋、道三大勢力,其中唐高祖李淵便曾宣布,道教第一,儒學次之,佛教最後
於是,面對政治正確的道教、強調階級與男尊女卑的儒家,武則天決定拉攏政治上相對弱勢的佛教
而佛教僧眾為了發展佛教,也樂於向這位蒸蒸日上的,且一心向佛的政治明星靠攏
因此武則天時期的佛教地位,與唐代的其它時期比較起來是最高的
673年完工的惠簡洞便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完成
惠簡洞是信奉彌勒淨土的高僧惠簡為高宗武后祈福所修
洞內供奉彌勒佛,並用文字說明”伏願皇帝聖化無窮,殿下諸王福延萬代"
嘖嘖~~~佛龕裡供奉的是武則天的化身彌勒佛,文字最末寫著”伏願皇帝聖化無窮”
嘖嘖~~~這馬屁拍得真是好,差點都拍到屁眼裡去了
同一時間,惠簡還督造旁邊的盧舍那大佛,因此惠簡洞的主佛面容酷似盧舍那大佛,又稱”小盧舍那佛龕”
大盧舍那像龕/奉先寺(唐)
終於要來看這尊龍門大佛--盧舍那大佛
寶島李依稀記得學生時期的歷史課本的封面,就是這尊大佛
盧舍那大佛龕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石窟,開鑿于650-675年,歷時25年
乃唐高宗李治發願為父親太宗李世民所修,當時武則天還只是武昭儀
因為這個佛龕隸屬皇家的奉先寺,所以也稱為奉先寺
其中的盧舍那大佛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佛像,高17.14公尺,威儀中帶著慈祥,是佛教雕塑中的精品
大佛建於672-675年,當時高宗重病,由武后代理朝政
因此~~~
坊間傳聞~~~
大佛的長相~~~
就是照武則天的樣貌刻的!!
問題是~~~~~
你看過武則天嗎!?(網上有幅武則天畫像,但是你看那幅畫像,會覺得高宗會看上她一定是有病!)
前面已經提到,佛教在唐朝的地位,以及武后對佛教的拉攏與支持
不只如此,出土的《大盧舍那像龕記碑》記載,武后還為建大佛捐助了”脂粉錢兩萬貫”
而監造者更是武后任命的佛教高僧善導(台北善導寺的那位善導大師),及剛剛拍完馬屁(修造惠簡洞)的惠簡
你說~~~
一位提升佛教地位,禮遇僧人,推動佛經翻譯,讓佛教普渡眾生的大聖人,而且還是願意拿出私房錢蓋寺修像的大善人
兩位大師監造大佛時,偶爾想到這位大德的模樣,刻著刻著一不小心
大佛的面容就跟腦袋中所想像的稍微靠近了一點點
這~~~
也不是不可能啊!!
同理可證!!
2000年後的人說,中華民國曾經有個低調的大帥哥叫寶島李
長得比金城武帥,比梁朝偉俊,比木村拓哉陽光,比布萊德彼特性感,比喬治克龍尼有男人味
這~~~
也不是不可能啊!!
(放肆!何方妖孽在此放屁!)
大佛龕共有九尊大像,正中為盧舍那大佛,從下往上仰望,令人肅然起敬
佛經說佛有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和釋迦牟尼佛三身
盧舍那佛是報身佛,表示證得了絕對真理獲得佛果而顯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
岩壁上留有許多孔洞,是宋、金時期,為保護佛像所建的佛龕遺跡,結果佛龕反而讓空氣不流通,加速風化
盧舍那大佛的左手邊是釋迦牟尼弟子阿難、文殊菩薩、北方多聞天王、金剛力士
右手邊則是釋迦牟尼的弟子迦葉、普賢菩薩、南方增長天王、金剛力士
阿難尊者、文殊菩薩
在佛陀弟子中,阿難記憶最強,儀容俊秀莊嚴,最受大眾歡迎,深受女粉喜愛
文殊菩薩曾經讚歎阿難的相貌:“相如秋滿月,眼似青蓮華”
放今天就是................
費玉清吧!
不過呢........................
阿難的頭沒了!!
北方多聞天王
多聞天王是北方的守護神,是戰神
與郭富城、黎明、張學友合稱”四大天王”
與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合稱“四大天王”,其首領便是多聞天王
多聞天王在日本寫作毘沙門天,日本戰國時代赫赫有名的上杉謙信,便自認為是戰神毘沙門天的轉世!
金剛力士
據說有分托座力士跟金剛力士,金剛力士是佛國的護法神
迦葉尊者、普賢菩薩
萬佛洞(唐)
674年,武后和高宗並稱”二聖”天皇天后
萬佛洞內共雕造佛像一萬五千尊小佛,故稱萬佛洞,完成於680年
其中有不少是武則天信仰的彌勒佛
主佛為阿彌陀佛,施”無畏印”,使眾生心安,無所畏懼
看主佛造型便知道是唐代所修
窟頂照舊有朵象徵佛教的蓮花,環繞蓮花周圍的文字記載了時間、建造者
洞口亦有題記“沙門智運,奉天皇太后太子諸王敬造一萬五千尊像一龕”
表明萬佛洞是為了祝愿天皇、”天后”、皇子、諸王子而建
題記中用”天后”與先前《大盧舍那像龕記碑》用”皇后”的稱呼不同,表明武則天现在的地位已經與天同級
武則天主政時期還建造了許多彌勒佛像工程
比如695年,那個用來調侃武則天性慾強的經典笑話男主角--光頭和尚薛懷義,所監造的明堂、天堂
明堂是儒家的禮制建築,為古代帝王舉行重要典禮的地方
史料記載,明堂約高300唐尺(相當於20層樓高),是一座極其雄偉的三層圓頂木樓,中有通天巨木,頂有九龍朝鳳
在明堂北方,又建一天堂,並在天堂裡修造一座巨大的彌勒佛像,貫穿各層
天堂比明堂還要高,據記載,在天堂能俯瞰明堂全貌,推測可能有150公尺高(約35層樓高)
而天堂裡面的大彌勒佛有多大呢?
史料記載,大彌勒佛的一根小拇指可站10人,按推算大佛將近140、150公尺高,只比天堂矮一點點
可惜的是,據說後來薛懷義因為失寵,一把火把明堂、天堂燒了
不過武則天沒有怪罪薛懷義,反而又讓他重新蓋了一個更大的明堂,取名通天宮,後來毀於安史之亂
劉德華主演的《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中,便有這個天堂的建築再現
而洛陽政府在原址也重建了明堂天堂景區,雖然並不是實景重現,倒是可一看遙想當年風貌
北市絲行龕(唐)
683年,高宗病逝,中宗李顯即位,武后被尊為皇太后,武后仍掌握實權
約開鑿於684-707間,正壁壇上造像可能為一身阿彌陀佛
是東都洛陽北市的絲帛業出資修建的,證明當時佛教的發展也深入商業,一如今日各行各業祭拜神明,祈求生意興隆
摩崖三佛龕
690年,武后依佛經《大雲經》自命彌勒佛化身下凡,稱帝,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
開鑿於692-694年的摩崖三佛龕所造三佛代表過去、現在、將來,是典型的唐代三世佛題材
三世佛通常以釋迦牟尼為現在佛居中,燃燈佛為過去佛居左,彌勒佛為未來佛居右
不過這摩崖三佛龕卻一反常態,以彌勒佛取為主尊,這又是為什麼?
這是因為佛教中,彌勒佛是釋迦牟尼佛的繼承者,是未來佛,將下凡普渡眾生
武則天借用《大雲經》彌勒轉世的說法,作為武周政權合法性的工具
因此,藉由武則天=彌勒佛的說法,武周時代多以彌勒佛為主尊
阿母溝~~~~大肚子的彌勒形象,怎麼說也跟武則天這位阿姨不像啊
原來五代以前,中國的彌勒像有菩薩形和如來形兩類,都是走上層”蓋高尚”路線
現在笑呵呵、圓滾滾的彌勒形象,則是出現在五代之後
後來還傳到日本,成了七福神中的”布袋”
705年,武則天病重退位,當年病逝,享年82
這個石窟只是半成品,便是因為建到一半,武周政權就結束了,連彌勒佛的頭都還有一半卡在石頭裡!!
雖然武周時期,在全國各地都興建了大量的以彌勒佛為主尊,或與阿彌陀佛並列的佛龕
但是阿彌陀佛的彌陀信仰也同樣得到發展,武則天對佛教地位的提升與推廣可說居功厥偉
不過武周之後”彌勒下生”(彌勒轉生,普渡眾生)常被利用為各種政變、叛亂的假託
於是”彌勒信仰”受官方打壓,逐漸沒落與民間信仰結合,然後越走越low,到了清代變成白蓮教、天禮教亂之流
觀光步道上有大小各種石窟,雕刻各有奇趣
陳摶十字卷碑(明)
“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的“陳摶十字碑”是北宋大隱士陳摶手名句,意思是”做馬要做天上馬,做人要做人中龍”
不過這個碑是明代的人所刻,並不是北宋所留
陳搏專研易經,對宋代理學多有影響,提倡睡覺養身,經常一睡數日,人稱睡仙,118歲時仙逝於黃山蓮花峰!
關於陳搏有好多故事,什麼”不到黃河心不死”、”趙匡胤輸華山”的,不過都是些民間茶餘飯後的傳說
如”不到黃河心不死”,說的就是有八百年壽命的彭祖想看黃河,請陳搏帶他去黃河,陳搏說等他睡醒就走
但是人稱睡仙的陳搏一睡千年,連有八百歲壽命的彭祖都老死,肉體腐化,然心卻不願死去
最後陳搏拿著彭祖的心到黃河邊,一償彭祖心願,而彭祖的心也瞬間腐化死去
不過這個故事,主角確是彭祖,但陳搏這個角色換過很多人,即便換成寶島李也成立(其實李太太比較能睡!!)
另外又說,陳搏曾經跟還沒當上皇帝的趙匡胤下棋
結果趙匡胤胡亂用華山當賭注,將華山輸給了陳摶,陳搏因此成為華山老祖
拿不是自己的東西抵給別人
這~~~~
寶島李怎麼越聽越像戰士授田證啊!
走過遠方橫跨在伊水上的橋,便通往東山石窟
東山石窟的開鑿略晚於西山石窟,因為東山較不適合石雕,因此東山石窟內的造像大多是活動的
走上東山,經過大萬伍佛像龕的題字,就到了擂鼓台
傳說當年盧舍那大佛竣工時,武則天親自主持開光儀式
龐大的樂隊在東山的平台上擂鼓助興,後人便稱此處為擂鼓台
大萬伍佛像龕則是擂鼓台中最主要的佛龕
寶島李是六月中旬去的洛陽,夏天的太陽大得嚇死人
還好擂鼓台遺址是在室內,進了展廳頓時就涼爽不少!!
展廳是架在遺跡上的,用鋼架與透明強化玻璃建成
遊客在上行走,可以看到腳下與一旁的遺跡,毫無遮擋,立意甚好!
只是~~~~
玻璃該擦擦了!!
好霧啊!!!
石鼓
石獅
中國是沒有獅子的,現在在寺廟中的看到的石獅,主要是來自印度的佛教中的形象
由於沒人看過獅子,加上都是看著別人畫,再加上自己的想像
以致於雕刻中的石獅子,有時候長得像扁鼻子蜥蜴
以龍為雕飾,託著蓮花的鏤空石基柱,相當漂亮!
脊獸(宋)
造型奇特的脊獸,過去在唐宋時期,脊獸很簡單,各屋脊一個
後來到了清朝,按照階級區分,脊獸又分三、五、七、九個
最高等級是九個,但是唯一例外的是皇帝居住的北京故宮太和殿,有十個
照片是皇家園林的頤和園萬壽山,有五個!
至於紀念蔣公的中正紀念堂的脊獸,也是九個喔~~~
擂鼓臺中洞/大萬伍佛洞(武周)
擂鼓台中洞,又名大萬伍佛洞,因為雕有一萬五千座佛像而得名,開鑿於690年-704年的武周時期
與相鄰南、北洞合稱擂鼓台三洞
往前一走,寶島李突然眼前一亮!!
千手千眼菩薩向前...............
這個~~~~我知道我讀書少
但是...............
千手千眼菩薩這麼多,甘丟!?
山路爬了大約有10分鐘,一路沒見到什麼窟什麼洞,只見前方有一妹子,突然在一個鐵籠前停下
寶島李心裡正嘀咕:”別擋道,我還要去看千手千眼菩薩像呢!”
差身而過時,突然聽見妹子對寶島李身後的同伴喊:”千手千眼菩薩在這!”
寶島李趕緊停下來,定睛一看
”什麼!?這就是千手千眼菩薩啊!?”
千手千眼菩薩(唐?)
跟之前的佛龕稍有不同
寶島李還以為會看到石窟跟石窟中的佛像
結果~~~~
佛像只是路邊崖壁上的石雕,而且損壞嚴重
別說”千手千眼”了,連菩薩都快看不太出來
再仔細一瞧,這些像波浪的紋路,其實就是”千手”
看經寺(武周)
看經寺開鑿於690年後的武周時期,是東山最大的石窟
據說裡面有29尊精美的傳法羅漢
但是寶島李並沒有看到
不過呢
李太太倒是提醒我一件事~~~
李太太說:”這裡的佛像一定很靈驗”
寶島李:”怎麼說?”
李太太:
”你看,鐵欄杆圍著佛龕,而且尖刺還朝內”
”擺明了就是怕裡面的佛像爬出來啊!!”
.........................
.........................
寶島李:”...................”
”你這樣講也是有道理啦!!”
聽李太太震聾發聵的一席話
總算解釋了29尊羅漢是怎麼不見的~~~
嘖嘖~~~
這裡的管理員真不是人幹的,不只要管遊客,還要管神仙
神仙不見了還得到處找,到處問~~~
”請問你有沒有看到29尊羅漢,在附近走來走去啊?”
過了看經寺便可以在對岸觀賞大盧舍那像龕的壯麗!!
而且看石頭的切面,似乎是把整塊石窟頂給鑿開,這得花多少人力物力啊!!
龍門石窟現在似乎開放夜間參觀
網上有不少照片是夜間燈光投影,讓大佛與眾神仙色彩鮮活,甚至還會眨眼
下次可以試試看晚上來
但是還是給各位提個醒
小心!羅漢就在~你~身~邊~
香山寺
原本沒打算去香山寺,寶島李來龍門石窟前,還直接把香山寺劃掉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到了香山..........
寶島李就爬上去了
呼~~~~
爬得寶島李半死不活的!
寶島李真的是老了!
回想當年黃山上階梯衝刺,都不放在眼裡,嘖嘖~~~真想來瓶紅景天啊!!
香山因盛產香葛而得名,香山有寺建于北魏,唐朝重修,安葬印度來華的高僧
崇佛的武則天稱帝後,重修該寺,並賜名“香山寺”
到了832年,好佛的白居易,將替好友元稹寫墓誌銘的潤筆費捐出,再次重修香山寺
關於這筆錢,有人說是六七十萬貫,有說六七十萬錢,寶島李比較相信是六七十萬錢這個金額
別忘了,150年前,武后修大佛才捐出脂粉錢2萬貫
大文豪的潤筆費可以比皇后的脂粉錢多?這難說!加上物價變動,還真的不一定
但是民間的潤筆費比皇家支出多出30倍,這就有點不可思議
若潤筆費以六十萬錢計算,則相當於六百貫,相當於現今的新台幣100萬元左右
而武后脂粉錢2萬貫則相當於3000萬新台幣,皇家手筆聽起來也合理
但若白居易的捐款按六十萬貫算,那就相當於元稹的家人拿9億新台幣給白居易當潤筆費
........................
........................
你們倆什麼關係!說!
乾隆御碑
白居易重修香山寺,留下“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遊之勝,香山首焉”盛讚香山之美
後來,乾隆遊歷香山寺,見香山美景,便套用自白居易的詩,稱頌“龍門凡十寺,第一數香山”,刻於此碑上
蔣宋別墅
民國25年(1936年)香山寺再次重修,在寺內建一幢兩層小樓,為蔣公慶祝50歲生日,被稱為蔣宋別墅
蔣宋別墅四字題詞,還是蔣公的孫子蔣孝嚴所字
九老堂
白居易與李白、杜甫齊名,晚年好佛,在香山歸居修行,人稱詩佛
他晚年自號“香山居士”,說的便是此香山
白居易與胡杲、吉旼、劉貞、鄭據、盧貞、張渾及李元爽、禪僧如滿等”高年不事者”,結成“香山九老會”
後人因”香山九老”皆為長壽高士,做”九老圖”傳世
在台北的故宮博物院便收藏了一幅南宋劉松年的「九老圖」
不過這裡面最讓寶島李吃驚的是他~~~~~
李元爽
136歲!?
李元爽據說是中國有歷史記載活最久的人
但是寶島李對古代的人瑞記載,甚至是現今偏遠地區的人瑞記載,其實都不太相信
雖然人多假託古代或偏遠山區風好水好風水好,所以壽命長
但現實是,讓現代人平均壽命提高的醫療、藥物條件,在古代或現今的偏遠山區都不成立
所以造成這種”極端”人瑞更有可能的原因是
1.該時該地的出生記載不詳實,96歲變成136歲,100年前的事情誰知道呢!?有誰能區分96歲跟136歲的分別呢?
2.人瑞往往能得到許多關懷及特權,政府官員三不五時來慰問一下”長老”、”耆老”,老人家講話也有人聽了
拿跟白居易同一時代的136歲的李元爽為例
回推136年前差不多就在安史之亂前後,戰亂后,戶籍資料都沒了,誰查證呢?
白園(白居易墓園)
西元846年,白居易去世,葬於香山寺,他的師父,也是九老之一的如滿大師塔側,現改建為白居易墓園--白園
計寶島李從9點30進入龍門石窟,參觀龍門博物館,到走達白園門口,已經是中午12點30了,共計3小時
但是白園還沒參觀,而且之前東山西山石窟也因為太熱而有點走馬看花,都花上這些時間了
如果要好好看,可能真的得花4-5個小時!!
寶島李這次到洛陽,覺得犯的大錯就是太小看洛陽的文化深度!!
其實真的有好多地方值得細看品味的,但是安排的時間真的太少
況且,寶島李12點30該去跟早上抵達洛陽,剛剛逛完關林的Verona會合吃中飯了!!
但是寶島李真的好不甘心啊~~就剩下最後一個白園了,但是卻沒看到!!
好吧~~~
就進去看一眼,如果麻煩,轉身就走
寶島李一進門,發現白園裡面居然還是山路
那.................
就這樣吧...............
白居易先生,青山長在,綠水長流,咱們有緣再會吧!!
故事開始:洛陽神都行(1) @ 麗景門喝羊湯
龍門石窟
人均:150 RMB
地址: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龍門中街13號
營業時間:
旺季: 淡季:
4月1日-10月7日:0730-2200 2月1日-3月31日:0800-1800
10月8日-10月31日:0730-1800 11月01日-1月31日:0800-1730
訂位電話:+86-379-65980972
網址:www.lmsk.cn
必殺技:29尊羅漢在附近走來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