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龍門石窟,與Verona去真不同飯店吃洛陽的獨特飲食--洛陽水席
洛陽水席是洛陽的獨特飲食,有24道菜(有各種不同數字版本,當地人還說有36道熱菜,8道涼菜的44道版本)
據說稱為水席,是因為每道菜都湯湯水水
但也有說法是菜像流水一樣,川流不息的上桌,所以稱為水席!
真不同飯店的老店在洛陽老城區的中州東路上(就在第一天去的十字街夜市口旁邊)
不過寶島李所在的新區住的酒店旁邊也有一家分店,所以寶島李就便宜行事,在酒店旁邊的真不同吃水席
觀光客之流,好比寶島李,吃洛陽水席,都要指名去真不同飯店,甚至有“不進真不同,未到洛陽城”的說法
雖然真不同不一定是最好吃的,但是肯定是最有名的,另外也很出名的還有司馬家水席
逯耀東先生來洛陽的時候也來吃過
不一樣的是,他吃的是真不同老店,我吃的是真不同新店
還有一個不同,他吃的難吃,我吃的好吃
不過呢~~~聽說真不同分店的水準沒有本店高
................
................
這個嘛~~
就吃吃看咩~~~
與洛陽牡丹、龍門石窟並稱“洛陽三絕”的洛陽水席,據傳始于唐代,至今1300多年歷史
當時僅在宮廷盛行,宋代以後,逐漸沒落,傳入民間,到今天還能吃到,還真是不容易
難怪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不過水席這個名字,據考證,是1949年大陸解放以後才有的
”這個~~1949年...”,”也就是民國38年...”
”大陸解放前夕....”,”也就是大陸淪陷前夕...”
”中共建國初期”,”也就是我們......算了這段跳過去....”
水席在過去的名字叫“官場”、“官席”、“整桌”、“吃桌”,然水席這名字的由來已不可考
現在的水席一共24道菜,若家裡條件不好的,也可縮小規模,富貴人家、百姓家庭皆能體會其中樂趣
這種上下皆宜的彈性,或許是水席能流傳千年的主因
真不同飯店前身為“于記飯舖”,由于氏夫婦成立於1895年
當時的“于記飯舖”還是個賣“一麵三湯”(大碗麵、不翻湯、豆腐湯、白湯)的小吃攤,但是生意興隆
後來,生意交給兩個兒子打理,規模越做越大,經營種類繁多,與當時可選性較少的小店相比,給人”與眾不同”之感
1947年改名今日的”真不同飯店”,但是文革期間,”真不同”被當作“四舊”,被砸了招牌並改叫“群眾飯店”
直到1978年,才恢復原名“真不同”
以往紅白大事、老人過壽、小孩滿月、各種喜慶宴客,都要吃水席,都是到大飯店吃水席
不過,水席逐漸沒落,大多是外地觀光客,或是鄉下地方才吃
身為洛陽水席的龍頭老大,真不同自然想要改革、提昇
1991年,一個研究飲食文化的日本學者,因為聽說洛陽水席有千年歷史,特地從日本來到洛陽一探究竟
當時的中國外事辦推薦這位日本學者到洛陽賓館吃水席,並由餐廳經理為日本學者解說
結果水席上桌,號稱千年的洛陽水席,經不住日本人琢磨,最終竟只得到”大蘿蔔進獻給武則天做燕菜”的野史典故
隔年,這個日本學者出了書,結果整本書裡,對有千年歷史的洛陽水席竟隻字未提,羞得餐廳經理無地自容
這件事給了“真不同”啟發,找來歷史、考古、烹飪專家研究,從”唐朝”出發,要給現在的洛陽水席定調
於是~~~
千年的洛陽水席,用一個嶄新的面貌出現了!!
就是他~~~
嶄新的唐朝太監
穿著黃袍的太監,不僅會鳴鑼開道引客入座,還會宣旨、唱歌(但是,唐朝太監甘安捏?怎麼看都像明朝的啊!)
.....................
.....................
看到這邊真想給這個”千年傳統,全新感受”拍拍手!!
不只如此,真不同更重新裝修老店,雕龍畫鳳,還有cosplay的太監跟宮女
有低檔的套餐,也有高檔消費,據說老店的不同樓層就分不同消費級別,越高層消費越高,五樓低消要4800RMB起
嘖嘖~~~共產主義要起錢來,比資本主義更兇啊!!
最近有個笑話是這樣說的
這陣子大陸股票大跌,許多人受不了虧損要跳樓,一人跑去當地最高大樓,走到電梯口,被櫃檯小姐給攔了下來
櫃檯小姐問:”先生您是想跳樓吧?請問您賠多少錢?”
先生無助的說:”我賠了10萬人民幣!!”
櫃檯小姐:”哼!這位先生,最近股票慘賠想跳樓的可多了,賠50萬才有資格坐電梯到8樓,賠100萬才能到頂樓,超過1000萬的VIP大戶才能上天台,在無敵海景前一躍而下,你才賠10萬,只能爬樓梯上2樓!”
科科~~~
在中國,沒錢你還死不起呢!!
真不同的這些大動作,真把洛陽水席弄出名堂了
還找作家出了一本《真不同》小說,弄出了一整套洛陽水席的典故
餐廳經理從此再也不怕日本鬼子來找麻煩了!!
但是..................
寶島李看這套典故,怎麼越看越像小說啊!?
以下為不負責任典故胡扯時間!!
洛陽水席的名稱由來:
據說洛陽水席原本叫武后水席,因為是洛陽獨有,洛陽水席叫得多了,武后水席反倒沒人叫了
還有一說,宋朝以前是叫武后水席,到了宋朝,理學家對女皇帝武則天大加撻伐,武后水席從此改叫洛陽水席
洛陽水席的料理典故:
洛陽水席菜分八涼盤、四壓桌、八大件、四掃尾,共24道菜,即為武則天掌權的24年
相傳著名的唐初相士袁天罡算出武則天會稱帝,但又不能洩漏天機,便設計24道菜,暗合武則天執政24年
我覺得他應該還順便寫了二十四孝、二十四節氣跟二十四個比利
八涼盤,象徵武則天服、禮、韜、欲、藝、文、禪、政八大喜好,亦為八大膳(善)績
還預言了八大胡同、八大行業、八大電視台
接著是四大鎮桌
第一道是燕菜,也就是洛陽賓館餐廳經理唯一說得出典故的那道菜
說燕菜原本叫義菜,因為武則天當年在感業寺為尼,仍遭高宗皇后命人毒酒賜死
當年就是高宗皇后從感業寺找來武則天鬥其他妃子,怎會賜她死呢?
她想起與皇帝父子的一場情義,遭此迫害,心灰意冷,喝了毒酒沒死,但是卻肚子餓
WTF!?吃了會肚子餓??武則天是吃到若元錠嗎??
此時,她看見了一片蘿蔔地,一棵棵脆嫩的大蘿蔔填飽了她的肚子,讓她活了過來
武則天登基後,感念蘿蔔的義舉,便加封蘿蔔為義菜.................
後來,宋朝打壓武則天,連救過武則天的蘿蔔--義菜也不放過,因義菜形似燕窩,便改名與義菜諧音的燕菜
這個..........請問蘿蔔要怎麼長才能像燕窩啊!?
第二道是蔥扒虎頭雞,喻武則天平了永隆元年太子李賢的政變
第三道菜是腐乳肉,是武則天嫁女兒時,以自己的乳汁塗於肉上讓女兒吃下,讓女兒莫忘娘親
後來武則天把腐乳肉賜於近臣,讓他們也像孝敬親娘一樣效忠她
女兒太平公主第一次出嫁,武則天都58歲了,哪來的乳汁啊!?
第四道菜是海米燉白菜,白菜是“百彩”的諧音,取其吉利的意思
嘖嘖~~本來期待是白菜或蝦米救了武則天之類的,這麼平淡還有點失望!
八大件,分前五後三,前五為“快三樣”、“五柳魚”、“魚仁”、“雞丁”、“爆鶴脯”
”快三樣”指的是武則天執政期間,快速處理的三件大事
一是廢中宗,掌握政權;二是高宗死後,迅速下葬長安,以斷民念;三是平定李唐勢力的揚州起義
”五柳魚”是武則天稱帝,改洛陽為神都,改旗幟,改服式,改官職,改官名這五改
”魚仁”即魚丸,圓而光滑喻武則天的情夫--和尚薛懷義的光頭
”雞丁”指武則天執政期間,對雞犬白丁一視同仁,皆可上朝告密
”爆鶴脯”乃是“拜河圖”的諧音,指武則天拜洛受圖,造假圖上有神諭授命讓她當皇帝
這五道菜樣樣都是諷刺武則天的吧!
五道菜後,緊接上一盆清水,在水中各自洗去筷、勺上的鹹腥油膩,再換三道甜食,意即“換糖(唐)”
現代人吃飯都能換餐具了,皇家吃飯居然當桌洗餐具?
接著還有四件“魚翅插花”、“金猴探海”、“開魷爭春”、“碧波降丸”,喻武則天給自己的四次加封
最後一道菜“碧波降丸”,武則天吃了幾十年的水席大菜仍不識其意
什麼!?所以這意思是,前面各種諷刺她都理解!?
這樣武則天都不廢了水席!武則天真是千古明君啊!
武則天病重臨死前,仍吃著水席,上至最後一道菜,她問這是何菜,旁人稟”丸子”
她聽聞丸子(完事),此時方悟,長歎一聲,便一命嗚呼,駕崩西去
從此,人們吃到最後的“碧波降丸”時,總覺得有些不吉利,便在這24道菜末又加了一碗用雞蛋做的蛋衣湯
上了這碗雞蛋湯,就代表該走人了,於是最後這碗雞蛋湯,又叫“滾蛋湯”
”完事”改”滾蛋”,這樣改有比較好嗎!?
洛陽燕菜/牡丹燕菜/假燕菜
過去,每逢”聖人”出,天地間就會出現”祥瑞”,這是”聖人”的標配,
比如魯哀公打獵打到麒麟
王莽篡漢前,出現龍、麟、龜等神獸七百多起
還有中國”大躍進”的時候,出現1360斤的大冬瓜,以及跟羊一樣大的老鼠
這樣的祥瑞,開天闢地第一女皇當然也要有
有一年,洛陽東關出一個大白蘿蔔,長有三尺,這個巨大的祥瑞,當然獻給了女皇
女皇命人將大蘿蔔烹調入菜,用山珍海味烹製成羹,蘿蔔湯吃起來就像燕窩湯,成為武皇的新寵,賜名“假燕菜”
上行下效,官場設宴都加入這個”假燕菜”作為頭菜,今天則多稱為“洛陽燕菜”,或稱“燕菜”
後來又因周恩來當總理時在洛陽吃此燕菜,見蛋片在燕菜上如洛陽牡丹綻放,大為稱讚,因此洛陽燕菜也叫牡丹燕菜
所以如果你到洛陽來,別好奇怎麼燕菜又分假燕菜、洛陽燕菜、牡丹燕菜
其實都是同一個東西!
洛陽燕菜是洛陽的傳統名菜,歷來被列為洛陽水席的首菜,只要吃水席,無不例外,第一個就是洛陽燕菜!
透明流蘇狀像珊瑚草的東西,就是蘿蔔絲
搭配胡椒味的湯,味道很好
燕菜吃起來爽脆,口感還真不像蘿蔔
這咬起來脆脆的口感,反倒像.........
珊瑚草!!
其實~~~
這真的是珊瑚草吧!!!
酸湯焦炸丸
穿著古裝的侍女上菜時,會咕嘰咕嘰的說這是什麼菜,但也就做做樣子而已,隨便散漫,連行禮如儀都稱不上
“真不同”想用文化吸引食客的用心,根本落不到基層
所謂”倉禀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先把員工的工資給夠了,再跟我談文化吧!
焦炸丸上桌時,是一碗丸子,一碗湯
服務生把滾燙的酸湯汁淋在丸子上,頓時吱啦吱啦的響起來
不只聲音像鍋粑,吃起來也像鍋粑,咬起來也咖吱咖吱響
雖說是肉丸,但是聽聲音、嚐口感,澱粉比例應該很高,才會吱啦吱啦又咖吱咖吱的
沉在湯中的鍋粑被湯泡開,口感變軟,而沒有被泡到的部份,仍然脆爽
這丸子有脆有軟,還帶點酸味,既好吃又特別的
蜜汁八寶飯
沁在甜芡汁中的八寶飯,上面是紅棗、葡萄乾、枸杞等輔料
意外的是,味道並不是非常甜,甜味剛剛好
很好吃!!好喜歡!!
黃燜魚
這個魚味道微鹹微甜,有紅燒味,吃起來類似土托魚羹
五仁小碗湯
相傳洛陽小碗湯始於民國時期
洛陽一帶經常活動著許多“總舖師”帶著學徒,行走於各個村落中幫人操辦紅白事
工作完事後,廚師們才用廚房僅剩的邊角料切成丁狀煮湯,用小碗盛湯,為自己做點吃的,故名小碗湯
說了這麼多
味道呢~~~
.....................
.....................
這不就是酸辣湯嗎~~
洛陽海參/假海參
洛陽海參乍看之下真有點像海參,若不是因為我知道洛陽海參別名假海參,我還真就上當了!!
只是寶島李原以為假海參是用蒟蒻做的,然而這口感絕對不是蒟篛
因為假海參口感軟嫩,不像蒟篛又脆又有彈性
細看像是糯米做的,尤其海參的突出尖端呈半透明,而且口感軟軟的,很特別
上網看了假海參的作法,才知道是用地瓜粉條磨碎再加入其他配料蒸過,才有這逼近海參的外型與口感
先人們真是一點都不嫌麻煩~~~
你們也太想吃海參了吧!!
特色鬆芋
大陸用簡體字造成的混亂真是到了亂七八糟的地步,雖然大陸不少人興起用繁體字的呼聲
但似乎為時已晚,許多人積非成是,已搞不清楚中國字該怎麼寫了
於是在大街上可以看到用繁體字寫著”龍鳳面館”的招牌,自以為亂有文化的,但其實讓人分不清是護膚的還是吃麵的!
這菜叫特色松芋,但我想應該是特色鬆芋吧(簡體字的鬆跟松同字)
看起來像泡在湯湯裡的薯條,但吃起來像港式飲茶裡的馬蹄條,就連口感也像馬蹄條
不僅有馬蹄條中馬蹄糊的軟糊,也有馬蹄顆粒的脆,很好吃
丸子湯
丸子湯也是一道洛陽名菜,據說是老子發明的
............................
............................
不是我啦!是李耳那個老子
因為老子他老人家常看到人們將菜、饃丟掉非常可惜
於是他把它們撿回家,把菜和麵粉、饃和在一起,用油煎,做成丸子吃,或泡湯吃,作法一直流傳至今
阿母溝~~~~
這我怎麼越聽越像邵氏電影裡乞丐拿餿水熬給乾隆喝的珍珠翡翠白玉羹啊!!
而且,中國人真是一個崇尚官大學問大的民族,老子寫了道德經還不夠,還要讓他發明丸子湯
更慘的是那些當皇帝的,一天到晚在民間微服私訪,給菜啊湯啊小吃命名
不過,乾隆喝的這個珍珠翡翠白玉羹據說還真就是朱元璋的故事(你看,皇帝是不是很忙!)
回到正題~~~
丸子湯是炸丸子與湯同煮,湯味帶酸
聽起來好像前面提到的酸湯焦炸丸,但其實味道並不重複
而且,雖然水席中都是湯,但每個湯的味道樣樣都不太相同,很厲害!!
連湯肉片/洛陽肉片
洛陽肉片是洛陽的傳統名菜,據傳在北宋時即已風行洛陽
味道像臺灣夜市的肉羹湯,吃起來有種熟悉感,好舒服
只是這肉是整塊肉切成小片炒成,而並非台灣肉羹湯用肉漿做成
肉很嫩,很好吃!!
百合銀耳湯
最後還有碗甜湯,滿足一定要用甜點結尾的寶島李,超愛的!!
饅頭
怕你吃不飽,最後再上一份大饅頭!!
普通饅頭,沒有餡兒的~~
水席的口味清爽,普遍帶些酸味,也多有胡椒味
據說是因為洛陽為陝甘晉豫四省通衢,為適合陝、晉兩省人士口味而加入醋和胡椒
不過除了水席的味道讓寶島李很滿意以外
你知道我還喜歡水席什麼嗎?
水席不用點菜,就一直上一直上一直上一直上一直上啊!!
這簡直是內建選擇困難症的天秤座的天菜啊
而且~~~
4個人才100RMB,吃得飽飽的啊!!
洛陽水席,你怎麼這麼棒啊!!!
故事開始:洛陽神都行(1) @ 麗景門喝羊湯
真不同飯店(政和店)
人均: 25 RMB
地址:洛陽市洛龍區政和路18號(近市府西街)
營業時間:1100-1400;1700-2100
訂位電話:+86-379-62515566
必殺技:不用點菜,然後就一直上一直上一直上一直上一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