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0180120_154220.jpg

李媽媽跟李妹妹竟然沒來過星巴克的烘焙工坊,這家全球最大的“星巴克臻選烘焙工坊”,於是寶島李特意帶她們走一趟觀光客路線!

其實星巴克烘焙工坊,寶島李去過之後是不會再去的,對於一個賣咖啡的店,烘焙工房貴得離譜!貴得莫名其妙!

你說他是烘焙工坊啊~對啊,但是我就喝杯咖啡的,又不是來買豆子的!

把烘焙工廠放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那就只好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了!

所以如果不是觀光客來嘗鮮,還真不如去旁邊一般的星巴克門店

 

潘妮朵蛋糕酒漬蘋果 

IMG_20231120_103020.jpg

門口立著一個蛋糕盒耶誕樹,仔細一看,是一款名為潘妮朵的蛋糕,寶島李印象中好像聽過這是義大利的聖誕節蛋糕

按照中國的傳統,這就是我們過年吃的發糕啦XD

義大利人聖誕節必備的糕點有Panettone潘妮朵及Pandoro潘多羅

Panettone潘妮朵是源於北義米蘭的傳統聖誕糕點,流傳於義大利、秘魯、阿根廷、烏拉圭、巴西等國家。

使用浸過橙酒的橘皮、檸檬皮與葡萄乾等製作,高約12-15公分,重1公斤,呈圓柱體,口感介於蛋糕與麵包之間,鬆軟有彈性。

吃的時候不僅可以做甜點、早餐,甚至可以搭配肝醬,吃鹹的,甚至還有辣的、葷的版本,一日三餐皆可出現

IMG_20180120_155918.jpg

關於Panettone的由來眾說紛紜。

相傳 15 世紀,有一年聖誕節,米蘭的 Sfolza 斯爾弗札家族宴請貴族們來用餐,然而甜點師傅卻不小心將蛋糕烤焦了

此時,幫廚Toni用他的"員工餐"麵包臨時頂上,這個用雞蛋、麵粉、牛油、糖漬水果和葡萄乾製作的麵包大獲好評,並得以從米蘭四散全國。

故雖然起源眾說紛紜,但名字不變,Panettone 即 Pan di Toni,意即Toni的麵包。

這個故事乍聽好像很合理,不過寶島李有個疑問啊~~

Toni一個人一頓飯吃多少麵包啊?能吃下一桌貴族們要吃的麵包?

IMG_20180120_155949.jpg

另一個版本則說,是Toni使用他為自己的聖誕慶祝活動保存的酵母,揉合麵粉、雞蛋、糖、葡萄乾和蜜餞水果,直到他得到柔軟發酵的麵團,而做出這個麵包

不過呢?這令寶島李同樣產生好奇的是,如果有時間可以重新做,那原本的大廚幹啥去了呢?

如果說~~大廚沒有時間做,但是Toni卻能事先準備~~嘖嘖嘖,那整件事就是Toni搞出來的陰謀了XD

其他版本的傳說則說此麵包來自名為烏蓋托的米蘭貴族(Ughetto degli Atellani)或烏蓋塔修女(Sister Ughetta),而恰巧,這兩個字又與麵包中使用的葡萄乾(米蘭方言ughett)類似

那麼究竟Panettone潘妮朵哪來的呢?

IMG_20180120_155806.jpg

據義大利老牌甜點店Flamigni的官網所述,Panettone潘妮朵的真正起源可追溯到中世紀的"聖木禮"

在聖誕前夕,人們在壁爐裏放一塊大木頭,桌子上擺放三個小麥麵包。主人給客人切一片小麥麵包,留一片到明年,表示年年有餘。

這個聖誕麵包的傳統甚至可以追溯至1395年,由於中世紀時,小麥是珍貴食材,一般百姓頂多只能買得起黑麵包,米蘭的麵包店(除供應富人的麵包店外)只能在耶誕節期間烤製小麥麵包,以贈送客戶

因此,在歐洲耶誕節食用小麥麵包的傳統非常古老。這一傳統也催生了米蘭的Panettone潘妮朵的發明。

IMG_20180120_160305.jpg

雖然普遍認為Panettone來自Pan di Toni,意即Toni的麵包。但這也極可能是以訛傳訛的美麗故事。

1606年的第一部義大利-米蘭詞典(Varon milanes)便記載了Panaton de Danedaa其實是一種大麵包(Panatton依據義大利語的尾詞以-one結尾就會把意思翻譯為大麵包)。

panetto直譯為小長方麵包,會全年製作,panettone直譯為大長方麵包,只有聖誕節才做。

所以簡單說Panettone其實也就只是大麵包而已。然而這麼簡單的描述,那就不吸引人了!一個好的故事講述方式會讓故事本身更有傳染力!

IMG_20180120_160139.jpg

好比~~

貧下中農義大利小當家Toni做的Pan di Toni拯救了平常趾高氣昂的貴族老爺聖誕節,這不比字面意義的"Panettone大麵包"有意思多了嗎

Panettone潘妮朵有兩種形狀:潘妮朵Low Panettone和高潘妮朵High Panettone

最初的Panettone潘妮朵本質還是個麵包,所以在20世紀前不用模具烤製時,烤出來的是一個扁平的蛋糕,故稱為潘妮朵Low Panettone

1920年代,名為安傑洛·莫塔Angelo Motto的麵包師傅,為米蘭的俄羅斯社區生產200個庫利克蛋糕(一種發酵過,高挺的柱狀東正教蛋糕)

受到發酵的庫利克蛋糕啟發,他加入更多奶油改善panettone潘妮朵食譜,形成了今天口感更鬆軟,外型更高並且有了圓弧穹頂的版本。此即為潘妮朵High Panettone。

這改變也可能跟當時的宗教主張有關,因為東正教的聖餐麵包是發酵過的,而天主教則是不發酵的(聖經中發酵是惡的象徵)。

所以較早版本的麵包是未發酵的扁平扎實版,而近代則是拋棄了以往的宗教意識,改成了發酵後的鬆軟高聳版本。

IMG_20180120_155757.jpg 

另一種聖誕節糕點Pandoro潘多羅,形狀為八角形,上撒糖粉,像是積雪的阿爾卑斯山峰。

傳統吃法是豎著切開,並搭配大量糖粉,但也可以橫切,每層抹上巧克力醬、卡士達醬,點綴水果,重新組裝成聖誕樹,更有過節氛圍

Pandoro潘多羅來自北義的Verona維洛那,用雞蛋、牛奶、砂糖製作,與麵粉等量的蛋黃使色澤鮮黃,仿若黃金一般,口感更像蛋糕,Pandoro意即"像黃金般的麵包"(Pan d'oro)

由於一般百姓頂多只能買得起黑麵包,Pandoro這種用小麥、砂糖製作的麵包只出現在宮殿,故被稱為皇家麵包或黃金麵包。

不過這不一定只是形容其身價或顏色,文藝復興時期(14-16世紀)的廚師們在服務上流社會的奢華宴會時,真的會在食物上撒金粉或金箔。

所以,Pandoro"像黃金般的麵包",究竟只是"像"?還是真的是"黃金麵包"?那就兩說了

Pandoro在歷史上的第一次明確記載可追溯至18世紀的威尼斯貴族料理。當時,麵包製造已用砂糖取代蜂蜜,而威尼斯又是香料和砂糖的主要交易市場。威尼斯的Verona維洛那便順理成章地發展出Pandoro

當Pandoro在19世紀早期進入Verona維洛那,與當地聖誕節甜點Nadalin(帶有圓點的扁平蛋糕,代表了引導東方三博士到伯利恒的彗星)結合,經過發酵長高,便逐漸演化成今天的八角椎體版本。

其中緣由可能跟前面說的宗教意識有關。

IMG_20231120_102936.jpg

Panettone及Pandoro兩種聖誕節蛋糕各有擁躉,貌似選了Panettone就不吃Pandoro,選了Pandoro也不碰Panettone

大概就像台灣的南部粽、北部粽,蒸肉圓、炸肉圓,蚵仔煎加小白菜、空心菜也要爭個你死我活一樣!可以理解啦XD不過我們外地人吃熱鬧,有啥吃啥!來啥吃啥唄!

李媽媽說,來都來了,怎麼好意思光看不吃點東西呢!於是寶島李點了一個潘妮朵蛋糕。

可以搭配酒漬蘋果或馬斯卡彭起士,李妹妹毫不猶豫地點了酒漬蘋果。

味道並不理想,酒漬蘋果既沒有酒味,蘋果又沒有煮過,是真的"漬"蘋果,帶脆感的酒漬蘋果,吃起來還真不習慣。

而蛋糕像是加了葡萄乾的戚風蛋糕,一口下去,既有蛋糕又有果乾,味道還挺老派的XD

只是李妹妹說,相比在義大利吃到的潘妮朵蛋糕,星巴克的蛋糕口感太乾,又不夠濕潤,還貴!果然是賣觀光客的!

 

愛碗亭的最新文章

 

星巴克臻選烘焙工坊上海旗艦店

人均:108 RMB

地址:上海市静安區南京西路789號(興業太古匯N110-N201)

營業時間:07:00-23:00

網址:https://roastery.starbucks.com.cn/

必殺技:全球最大星巴克&最大星巴克烘焙坊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寶島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