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李看了小豬的推薦來老仁客,說是開了二十多年的老店,隱身在民居中
寶島李一到,發現這老仁客還真是隱身在民居中,就在小區口的一樓店面
剛到時,還一堆人進進出出,生意真不錯的樣子
這民居中的店面頗大,不僅大廳大,還有好幾個包間,可見生意很好!
糯米紅棗
糯米紅棗也就是心太軟,是上海Home’s餐廳大廚王矩明於1999年所創,後來開枝散葉,成了本幫菜館,甚至是江浙菜館的標配!
不過,心太軟並不是每次都讓人心軟,有時候紅棗的硬皮刮得嘴受不了,讓人心不軟,反而拳頭都硬了!
尤其記得一次帶一位朋友去天平路的老吉士,在寶島李的吹噓下,朋友就吃得一嘴棗皮渣跟一臉尷尬
然而,這次吃到的糯米紅棗卻令人大為驚豔!米糰軟嫩,紅棗細緻無硬皮!吃起來那叫一個舒服啊!
水晶肴肉
肴肉原作硝肉,後來雅化把硝改成了肴,不過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大陸的網路上有一群人叫他肴(姚)肉。
傳說,古時鎮江酒海街酒店的小二(寶島李記憶中的版本是老夫妻),誤把硝酸鹽當鹽醃豬蹄膀,燒煮後,意外的好吃,而廣為流傳,成為一道鎮江名點。
後來,因為食物裡放硝酸聽起來挺可怕的,於是硝就改成了肴。所以雖然字讀肴(姚),但是唸硝,才是正確的。
用硝酸鹽醃過的肉顏色變紅,皮變白,口感會更有彈性。至於為什麼一開始要放硝酸鹽呢?
那你說為什麼現在肉品加工裡面要加硝酸鹽呢?哪有什麼不小心,好看好吃放得久,都是科技與狠活嘛XD
一旁的IRIS說這肴肉好特別,光是皮就堆了兩層,哈哈哈哈,真是搞工啊!
但其實寶島李並不特別愛肴肉,因為吃起來感覺像特別乾的肉凍塊。
不過,寶島李小時候就被李爸爸李媽媽帶到台北的川揚菜館銀翼吃飯,這道鎮揚風味的肴肉是很特色的涼菜,所以去銀翼的時候,還是會當必點的特色菜來吃!
民國版《老高與小茉》唐魯孫說:
"吃肴肉一定要蘸高粱米醋細薑絲,恰好鎮江醋鮮而不酸是舉國聞名的,所以鎮江肴肉因為有好醋襯托,更顯得卓爾不凡了。"
"肴肉又分眼鏡子、玉帶鉤、天燈棒"
"最特別是一種純粹瘦肉核兒,中間插上一根雞腿骨,這叫天燈棒兒。有一年筆者路過鎮江,家母舅曾讓一位曹穎生科長陪我到萬花樓吃早茶。結果一盤肴肉放了五支天燈棒兒,落座不久,就有頭戴卡波帽,身穿華達呢大衣的人物,三三兩兩陸續走過來寒暄敬茶......弄得我不勝其煩。恰好碰到當時(鎮江)商會會長陸小波也來吃茶......據陸小波說:「在茶館叫肴肉,上只天燈棒就表示來客不是凡夫俗子。三只天燈棒兒那就是有行情的人物啦。你們桌上有五只天燈棒兒,表示有外地大亨到了。那位曹君大概是擺點譜兒給你瞧瞧,所以上了五只天燈棒兒"
老仁客的肴肉搭配的是米醋,味道淡雅,至於品名是眼鏡子、玉帶鉤、粉鴛鴦還是天燈棒,寶島李就沒唐老這麼講究了。
米醋這裡是有了,倒是少了細薑絲。雖然寶島李不愛肴肉,不過,老仁客的肴肉口感Q彈溫潤,實屬佳品!
另外,除了標配的高粱米醋細薑絲,還能蘸茶水
邵氏的老電影《乾隆下揚州》,有一段乾隆皇初到江南,上茶樓吃肴肉,學鄰桌客人把肴肉蘸茶水吃,吃完大呼一聲~~~呱呱叫!也是有趣!
響油鱔絲
響油鱔絲也是道寧紹幫的招牌,由於上海人祖上多來自寧波,因此許多上海人反而認為響油鱔絲是道正宗上海菜
其實上海的響油鱔糊來自寧波,而且甚至可說是道很家常的鄉曲里味,以至於唐老曾說"婢學夫人,就難免有韭黃炒鱔絲上酒席的笑話啦。"
鱔魚是江南初夏美食,等到了秋天就換大閘蟹了。江南一帶挑鱔魚不挑大,粗不過指,大則魚肉發柴失鮮
而且切法也有講究,必須切成長絲狀,如過來江南卻點切段的馬鞍鱔,馬上就會知道是外鄉人,非知味者
鱔絲料理好後,端上桌,在客人面前澆一小盅滾油,滋拉一聲,青煙直冒,這便是"響油"一名的由來
不過在如今消費者意識普及的今天,這種老作法應該叫"百萬富翁製造機"
一個不小心被餐廳裡撒野亂跑的小孩撞得全身滾油,苦主喜提百萬賠償金!這家店也不用開了!
同樣消失的還有名震一時的"轟炸東京"aka"平地一聲雷"的"三鮮鍋巴"
不過這樣也好,沒必要為了吃頓飯,多了個被火紋身的小孩
鱔絲口感Q脆,不似近來吃到的軟嫩,頗為生猛XD
VEONA在一旁說,這鱔絲好粗,因為切得好粗(台語腔很重喔~)
手撕老豆腐
老豆腐是道湯菜,湯的味道鹹鮮,味道略重,但是喝了欲罷不能,引人一碗接一碗。
老豆腐也燉得入味,直透內裡,非常好吃。
椒鹽排條
皮脆肉嫩,而且有股清雅的香味,實屬佳品。
IRIS說是炸的麵粉中加了奶粉,所以有股奶香味。不過吃椒鹽排條要趁熱吃,不多久就會口感發軟。
上海的椒鹽排條真是道簡單又美味的菜,而且不少小館都能做得極好!
如果連椒鹽排條都做不好,其他菜就別提了,堪稱上海廚師檢測器!
自製餛飩
餛飩個頭頗大,頗有”溫州大餛飩”之風~餛飩肉也大!而且味重!
餡兒的味道頗有福州魚丸之味。湯味鹹鮮,味道略重,但還是好吃之列。
不過,老話說,餃子吃皮,餛飩吃餡兒。
長得這麼大個兒就有點欺師滅祖了XD,而且這皮兒如此硬挺,你確定他不是意外失足的餃子嗎?XD
鮑魚豬手
鮑魚豬手算是老仁客的招牌菜,豬手燉到透爛,下著即分,入口即化。
鮑魚燉得軟嫩,齒嚙即分,入口易嚼,而且味道沁入醬汁,火候十足。
醬汁汁濃味美,黏牙適口,同時醬汁中略帶有酸味,類似梅乾菜的鹹酸味,猜是想用酸平衡豬皮鮑汁的黏膩口感
不過,酸味被濃稠醬汁掩蓋,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雖然如此,瑕不掩瑜,這醬汁仍是殺飯神氣!
今天除了吃得滿意,店家服務也好,按照現今的網路用語,又得說這是上海本幫菜的天花板了!
一開始因為人沒齊,所以上了涼菜以後,又等了一會兒,等到人齊了,才跑來問是否可以上熱菜
本來點菜時想點酒香草頭,但是過季不嫩了,建議可以點別的(但也有可能是賣光或其他理由啦XD)
結帳時也會主動告知購買代金券,主動扣掉位費(訂位6位,實到5位)
現在吃得滿意,服務滿意的店,還真是不多了!
吃完飯,IRIS驚訝這家店就在她們家附近,而自己卻沒來吃過
其實我更驚訝,到了現場才發現這家店就在IRIS家旁邊XD
老仁客酒屋
人均:116 RMB
地址:上海市安順路89弄7號106 (浦江大廈底)
電話:+86-21-52897581
營業時間:10:30-14:00 17:00-21:00
必殺技:糯米紅棗、響油鱔絲、手撕老豆腐、椒鹽排條、鮑魚豬手......飛花摘葉俱可傷人,就是有點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