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794年,學習了唐代先進文化、技術、宗教的日本人,把長安、洛陽Ctrl+C搬回日本,先後建立平京城跟平安京
平安京也就是今天的京都,以朱雀大道(今千本通)為界,東邊的左京區仿洛陽,西邊的右京區仿長安
然而右京沼澤多,不利土木,最後仿洛陽的左京發展起來,故日本人稱京都為"洛"
從京都以外的地方去京都,日語稱為"上洛",意同中國古代說"進京"
後來的日本戰國時代,"上洛"還成了一種認可身分地位的政治行動
這次雖然沒有將軍下詔,但是寶島李這次趁著京都的櫻花季,也趕流行一把,學人砸錢擠破頭去京都"上洛看櫻花"
寶島李一行人離開北野天滿宮,準備按照"食べログ"的推薦,去吃かね井蕎麥麵,評價高達3.9分(後來知道它是米其林一星)
應該是這次寶島李來京都,所吃的餐廳中,評價最高的了
按照GOOGLE MAP導引,我們又上了公車
不過開出沒多久,李太太就說她剛剛看到窗外有一大片櫻花,問我要不要改變行程去看看(李太太知道寶島李不喜歡變更計劃)
喔??我們來日本幹嘛的!?不就是來看櫻花的嗎!!
寶島李當下決定改變行程下車看櫻花,來到剛剛李太太就說,她看到一大片櫻花的地方
這地方,就是標榜”櫻花名所”的平野神社,離北野天滿宮很近,其實從北野天滿宮的後門走沒幾步就到了
嚄!!!櫻花隧道!!!
我的天啊!!真的是櫻花名所啊,寶島李一進去就被櫻花包圍了
李媽媽說起古早古早以前,還在當小姐的時候,日本公司的同事們便一直說,一起去日本賞櫻,走"櫻花走道"
來日本那麼多次,一直落空,總算在將近50年後,見到此生中,不斷被日本同事提及的"櫻花走道"
走在櫻花走道下,李媽媽頓時有種,此生無憾的感覺 想要吃東西的感覺
Whaaaaaaaat??
平野神社禁止飲食,但是每年3月25日到4月20日的櫻花祭,平野神社設有櫻茶屋,許多店家會在此賣吃食做生意
遊客可在一邊坐著,一邊吃著,一邊看著櫻花片片,而且還可以包場喔!!
櫻花下,日本人除了喝酒以外,還支起一個爐子,烤串!!
嗯啊~~~櫻花配烤肉~~~還有啤酒!!
感覺賞櫻跟我們看月亮吃烤肉差不多嘛!!
李媽媽興致一來,買了兩支春筍,一支烤,一支煮
不過,兩支筍的口感都有點老,而且調味還有點酸
無所謂,在櫻花走道下,就連屎都是香的!!
哇~~~~
哇~~~~
哇~~~~除了讚嘆,還是只能讚嘆
平野神社建於782年,用於祭祀桓武天皇生母的祖先,一開始位於平城京(奈良),遷都平安京(京都)後遷到現址
過去由於平野神社祭祀著天皇的母親,因此佔地龐大,但是物換星移,現在面積大概只剩當初的1%
但即使規模變小,平野神社的名氣卻一直很大
從平安時代中期,花山天皇在神社境內種植了上千株的櫻花,平野神社成了全日本最有名的賞櫻勝地
直至今日,平野的夜櫻依舊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賞櫻名勝!!而且是免費的~免費的~費的~的~
現在神社內雖然只有400多株櫻花,卻有將近60種品種,並且櫻花密度傲視全日本
平野神社也供奉日本傳奇武將平清盛平氏一族的氏神
大河劇《平清盛》有一集結尾還提到這裡
魁櫻
早開品種的"魁櫻"是櫻花季的指標,平野神社的魁櫻如果開了,差不多就表示京都的櫻花季開始了
平野神社本殿前有一株大樹,超級老,超級大,而且超級健壯,據說有3、400年的歷史!!
一點也不像昨天120歲就垂垂老矣,要柱子支撐的不二櫻
每年櫻花季,平野神社還會有櫻花季音樂會,而且是免費的!!
一堆人等著祈福,本殿上的叉叉是之前也在稻荷大社看到的,裝飾用的千木
好了,我們就不排隊了,我們趕緊上車去吃米其林一星的蕎麥麵吧
結果~~~果然來晚了
かね井 14:30休息,寶島李14:20抵達,果然老闆搖搖手說他們要休息了
順了姑意,逆了嫂心,看了櫻花走道,但是評價高達3.91分的米其林一星かね井卻無緣了
かね井隔壁是一家咖啡廳--さらさ西陣,看起來古色古香,後來上網看,原來是用澡堂改建的
不過我們不想吃咖啡廳的簡餐,於是又繼續走
然後,我們就一路找餐廳,一路找,一路沒開
接下來就是看到一連串"休息中"的打擊,接著就是在路上逛了大約一個多小時,找不到餐廳
所以說寶島李不愛跳脫計劃表,出門前一定要做好計劃,按表操課,怕的就是這樣
接下來就在京都迷走中,不知不覺,走到了"西陣"
一行人經過西陣公園,公園裡的櫻花開得迷人,孩童們在開滿櫻花的公園裡嬉戲,看了好令人羨慕忌妒
一路上盡是古都的質樸感,路上慢慢悠悠的老先生老太太,一切是這麼的安靜
賣西陣織的老店面,關起門看電視,不太在乎生意的老闆,除了米店淘米的馬達聲外,少有大的動靜
小巷子中有傳統的米店,大馬路邊也有這種用自動販賣機賣米的米店
而且京都的米店真的很多,印象中,現在台北已經看不到
皇紀2600年是西元1940年,今年2017年是皇紀2677年,皇紀從西元前660年,第一任天皇神武天皇即位算起
這位神武天皇,只是神話人物,而且還不像黃帝一樣,是代代人相傳的傳說,很可能根本是後人編撰突然蹦出來的
不過,如之前所說,日本的神話多是日本後人攙雜各國故事編撰而成
若說中國神話還能從神話中反映當時的社會,日本神話能提供給後人聯想的部分就更少了
甚至連進入信史時代後,日本歷史也不是很可靠,所以日本神話跟古早歷史,就當枕邊故事聽聽就好了
據傳,日本打算把歷史課本裡的聖德太子拿掉,或是改成"廄戶王(聖德太子)"的方式描述
因為真正的歷史上找不到聖德太子這個人,也無法斷定廄戶王是否就是聖德太子
但是聖德太子已經被當作制禮作樂的周公一樣,被日本人膜拜很久了
路經大德寺附近的松竹籐兵衛,雖然沒有營業,但是外觀非常古典,一看就是老店
是製作味噌松風(和菓子)的名店,食べログ上評分也有3.51分,值得一去
這次在京都,餐餐幾乎都在伊勢丹吃
京都的吃飯時間特別規律,而且晚上7點多8點就早早關門(平常這時候寶島李才剛下班呢),超過吃飯時間就不營業
另外,京都的餐廳,好多都是要預約的,而且寫得很婉轉,比如"建議預約",或是"能預約的話最好"....
總之,除了百貨公司,原本計劃中要去吃的餐廳,沒一家吃成
走著走著,李媽媽已經按耐不住,決定殺去超市買便當吃,寶島李攔都攔不住啊~~
超市便當好便宜!!一個便當也才一百多日幣,所以一下子買了好多!!吃得好豐盛!!
照這種吃法,日本當地人要生活應該也不困難吧?
鳴海餅本店
寶島李攔李媽媽的原因就是超市隔壁是家紅豆飯名店,創立於明治8年(1876年)
李媽媽說剛剛買便當的超市有賣他們家的紅豆飯,不過我沒看到
既然剛剛吃了便當,招牌紅豆飯就算了,不過店裡還有賣許多和菓子
最右邊的是花見團子,糯米團子口感軟彈,只略作調味,有淡淡的甜,只比米的甜味再甜一些些
御萩
御萩おはぎOHAGI,就是把豆沙包反過來,用紅豆沙包糯米團
糯米糰軟彈好吃,紅豆沙偏甜味道較重,但兩者卻很平衡,不愧是名店
紅白上用萬歲
上用萬歲其實就是紅豆沙包,有紅皮的跟白皮的
紅豆沙味道很清爽,淡淡的甜,很好吃,但是包子皮比較死,沒什麼彈性
本來寶島李是不愛的,但是剛好跟前面幾項在口味上有差別,反而變成了優點
櫻餅
寶島李最愛的還是櫻餅,櫻葉醃漬過後,帶點鹹味,跟甜果子很搭配
老店就是老店,果然好吃啊(其實在京都,1876年成立的店,只是小BABY而已)
這時,天空開始飄起雨,原本想去京都御苑的我們,決定改去錦市場
坐上車,車後有四五個台灣阿桑,歡天喜地地(旁若無人地)大聲聊天,哎呀~~~~好丟臉啊
錦市場前有個藥品賣場,李媽媽看見立刻殺進去買藥,聽說比台灣便宜
藥房裡有兩個結帳櫃檯,一個是本國櫃檯,一個是給外國人的免稅櫃檯
旁邊還有中國導購幫忙銷售,連結帳的營業員也是中國人
錦市場的歷史可以推到782年,歷史相當悠久,最早是魚市場,後來有了今天的規模,被稱為京都的廚房
而之所以在此聚集成錦市場,最初最初的起點,竟然是因為這裡出產冰涼的井水,可以保持魚的新鮮,因而聚集了許多魚販
錦市場的入口就是寶島李很推崇的西利(西利~~~鐵獅玉玲龍上身)
李媽媽買了得過總理大臣賞的千枚漬,寶島李則鍾愛茄子,寶島李真的很愛茄子啊~~~
看到另一間漬物,賣著漬胡瓜(日本稱黃瓜為胡瓜,其實中國過去也稱黃瓜為胡瓜)
寶島李很好奇,大陸經常可以看到有人拿著生黃瓜啃,清爽又解渴,但是京都也有這樣的吃法嗎??
寶島李吃了一口~~~~~
哈哈哈哈哈~~這不就是台菜或日本料理店的小菜醃黃瓜的味道嗎!!(對啊~這就是醃黃瓜呀!不然呢?)
正當老闆招呼寶島李跟李媽媽時,一旁的外國老太太(看起來像歐洲老太太)對著試吃的漬物就是一輪猛攻
不騙你,牙籤戳得像機關槍答答答一樣,寶島李真是被老太太嚇到,這把年紀還有這樣的臂力,嘴也夠大的呀!!
老闆娘看了嚇到!!趕緊跑出來制止!!
另外一邊用味噌醃漬的奈良漬,寶島李則不是很愛
味道很重,不知道該配什麼,吞下肚後仍有鹹膩感,餘味令人不舒服
但是李媽媽則說,已經過世的外公非常喜歡奈良漬,以前去日本出差,就會帶回來,珍惜地吃著
李媽媽一路試吃一路買,感覺李媽媽根本不是來看櫻花的,是來吃的,實在不明白李媽媽的胃口為什麼那麼好(摸肚子)
有一攤的天婦羅是炸過再蒸的,寶島李之前在清水寺道前看過,但是錯過,這次就想把握機會,買來試試
後來發現伊勢丹百貨也有賣,比較伊勢丹百貨的售價,錦市場至少貴了2倍
軟嫩Q彈,好吃,但是超油
錦 幸福堂
慎重介紹一下這家幸福堂
首先吸引寶島李注意的是,店門口貼有一張海報,上面寫著"幸福堂的最中(紅豆餡餅)得過總理大臣賞"
其次,下方還有食べログ的推薦貼紙
寶島李之前提到,有一個就算是票房保證了,更何況兩個都貼齊了,寶島李怎麼可能放過!!
加上攤前小點各個放著光芒,寶島李心頭一震,覺得不妙,之前在鳴海餅本店買早了!!
最中
買個得過總理大臣賞的"最中"來試試看
嚄!!果然是總理大臣賞得主,紅豆味道濃,而且甜度適中,相較之下,鳴海餅就有點過於清淡了
適度的甜,讓體感跟回味都得到平衡,當下又買了5個帶回家!!
錦市場6點就關門,鐵門拉下後,鐵門上繪有江戶時代著名畫家伊藤若冲的畫作
伊藤若冲出生於18世紀初,而且就誕生於錦市場西側
因此,京都國立博物館提供伊藤若冲的畫作授權,以錦市場商戶的鐵門做為畫板,供大眾欣賞
不僅讓人想去博物館看真跡,也讓人覺得這圍繞銅臭的市集,多了可愛的文藝氣息
這種想法真是太棒了,台灣應該也可以嘗試看看
隨著錦市場商戶的鐵門一扇扇的拉下,寶島李又走在被名家畫作包圍的路
錦市場的盡頭是錦天滿宮,不過管智慧的智慧之神菅原道真怎麼也管起買賣來了~~~
喔~~~書中自有黃金屋嘛!!!
等等,那紅燈區也有天滿宮嗎??(不是書中也有顏如玉嘛)
轉個彎就是新京極通,主要是購物,不過寶島李沒甚麼興趣,匆匆走了
再次搭公車,車上有兩個台灣年輕人(也不年輕,有35了吧)
嘰嘰喳喳的高談闊論,全車只有他們的聲音,真想把眼鏡跟身上的POLO衫脫掉,好怕被認出跟他們是一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