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石門水庫吃活魚已經是大學時代的回憶了,今天跟同事舊地重遊,印象中,以往也是到這家石園活魚吃。
「石園活魚」有三家店,最早的佳安老店,跟旗艦店「磊園」,以及活魚街文化路上的「石園活魚餐廳」。
石門水庫民國45年7月開始興建,施工期間,7,000多位工人在水庫周邊連續工作8年,外食人口變多,帶動石門活魚街的產生,也因為石門水庫的水質清澈,水庫活魚吃起來沒有土腥味,慕名來到石門水庫享用活魚料理的人愈來愈多,孕育石門活魚的蓬勃發展。
石門活魚主要為草魚、烏溜等大型魚類,此種魚類多在深水中洄游,肉質結實且無泥味,加上體大而肉多刺少、適合各種熟調方式,一條約10公斤重的大魚,即可變化出多種菜色。從過去的紅燒、豆瓣、沙鍋魚頭三吃,發展到現在的九吃、十二吃…四十吃,噱頭十足。
早期的石門水庫漁產豐富,但是由於湖底樹林雜枝多,網撈不易,因此湖中多超齡肥美的大魚,大頭鱷、草魚、鯉魚等均碩大無比,而且無泥及腥味,再加上廚師的精緻的烹調,打響了石門活魚的名聲。 曾幾何時,環境的改變,使得原本在水庫土生土長的大魚數量銳減,為了解決此困境,於是有了所謂的的"半水庫活魚"。方法是將由中南部飼養的草魚、烏鯉等,放到水庫中的箱網裏待上半個月,再利用水庫的活水替魚兒進行體內環保,如此一來可以達到與水庫原生魚相同的體質。
節錄自2009桃園縣石門活魚觀光節!
如同以往,服務生會叫一個劊子手入內挑魚。
記得寶島李第一次進去挑魚,殺魚的師傅抓起一條魚,讓寶島李確認被害者,匡噹的一聲,殺魚的師傅拿起棍子就往魚的腦袋瓜砸了下去,不到3秒鐘,寶島李就成了教唆殺人的兇手。
「多少人?要做幾吃??」,「這條可以嗎?」殺魚的師傅問道.......
「6人,做5吃」,「這條可以!」一旁跟進來的強爺回道。
寶島李這時才回了神,這次教唆殺人的是強爺,可不是我喔!!
充其量......寶島李頂多算是個共犯......
10分鐘後,剛剛活跳跳的魚(姑且就叫他志明吧)就變成這副模樣。
記得3天前志明離開從小到大生活的南部魚塭,上來北部找工作,想得也是讓家裡好過點。
老闆眼中,志明是個大食客,雖然沒甚麼功勞,只對茅坑有貢獻,但老闆家大業大,也不計較這點飯錢。
同事眼中,志明是個大好人,有任何需要,只要跟志明說,即使再困難、手頭再緊,志明也是開口一張一合的說"好"。
2010年的第一天,難得大家都可以放個假休息一下,沒想到志明就遇上這麼殘忍的殺人集團,隨機的挑選下手目標,敲昏、分屍、還要吃下肚。
猶記得志明離開前,春嬌還對著志明說:「我會等你的」,現在都成了泡影,一閃而過成了志明眼中的跑馬燈。
你們這群冷血的殺人兇手!!
宮保魚丁
為了感念志明的付出,寶島李很認真、很拼命的吃,不能浪費。
炸得酥脆的魚塊跟軟嫩的魚肉,加上重口味的調理,把土味遮掩過去,吃起來沒有不悅感,這道宮保魚丁,榮登本次活魚餐的狀元。
志明~謝謝你。
糖醋魚
糖醋的做法,土味就有點竄出頭了;本來嘛~石門水庫哪有這麼多魚給那麼多人吃,現在大多吃的是魚塭養殖魚,再放到水庫中飼養。
不過寶島李對此表示懷疑,這種拉長訂貨時間與提高庫存成本的做法,有幾家餐廳能負擔,很有可能都是魚塭產地直送了。
香酥魚條
比較沒有味道的一道菜,後來打包帶回家了。
蒜泥魚片
魚肉一直都很軟嫩,不過除了宮保的做法外,一直有股土味。
ㄉㄨㄞ~ㄉㄨㄞ~
炒山蘇
魚頭湯
湯很好喝,有股魚頭久煮後釋出的豐富膠質口感。 6人其實點4吃就夠了,每盤分量都很大,為了對得起志明,寶島李已經戰到最後一兵一卒了,吃得很超撐的。
跟志明道別後,繳了80元的小客車過路費,來到附近的石門水庫走走,壩頂也有好幾家活魚店。石門水庫的風景也是來石門吃活魚的特色之一,可以順道造訪湖光山色,否則千里迢迢跑來吃有土味的魚幹啥呢??
這個時節,道路兩旁的楓紅已經湧現,下車走走也挺不錯的
石園活魚餐廳(文化店)
人均: 400元
地址:桃園縣龍潭鄉佳安村文化路57之2號
營業時間:0900~2100
訂位電話::03-4712307
網址:http://www.shiyuan.com.tw/goto.html
必殺技:活魚多吃
磊園總店-桃園縣龍潭鄉三坑村中正路(原新生路)三坑段711號 TEL:03-4713769
佳安老店 桃園縣龍潭鄉佳安村十鄰十一份57號 TEL:03-471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