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李太太去了大方百貨,那個寶島李批了一大堆友誼牌護膚脂的大方百貨
正準備搭出租車離開時,李太太似乎發現了甚麼,往前直奔
李太太:"這是甚麼?"
寶島李:"呃.........."
李太太:"這是甚麼?"
寶島李:"呃.........."
李太太:"這是甚麼?"
寶島李:"呃.........."
寶島李:"這裡是東交民巷.......",看到了路牌的寶島李趕緊這樣說
李太太:"東交民巷是幹甚麼的?怎麼那麼多古蹟?這裡有甚麼典故嗎?"
寶島李:".......你肚子不是餓嗎?我們該去吃飯囉!!"
只聽過鹿鼎記"東郊皇陵"的寶島李,瞬間被問倒
使了一招電影《關鍵密碼Lucky Number Slevin》裡的堪薩斯滑曳步 Kansas City Shuffle
用吃飯這件事瞬間轉移了李太太的注意力,讓寶島李逃脫了奪命連環問
不過寶島李很盡責的GOOGLE了東交民巷的資料
東交民巷,原名東江米巷,是老北京最長的一條胡同
東交民巷在元朝就存在了,當時因為這條胡同有元代漕運米糧進京的稅務所和海關,因而得名江米巷
明代時分為東江米巷和西江米巷;清朝時,東江米巷逐漸成為外交使節群聚的地方,因此有許多異國風味的建築
義和團事變後的辛丑條約,將東江米巷劃為外交使館自行管理的使館街,自此正式更名為"東交民巷"
轉移李太太注意力的吃飯地點,當然不是隨便找的
聽Sherry說美術館附近有一條小胡同,裡面有一間做北京菜的四合院餐廳,叫劉宅食府,味道不錯
寶島李一聽是在四合院吃飯,"興趣"就端夭~~~的彈起來
不過這條小巷子..................
小到令寶島李懷疑巷子內會有好餐廳嗎??
劉宅食府早在清末民初時就以享負盛名,與現在的譚家官府菜齊名
但是文革期間被整肅,改革開放後,譚家菜受到官方欽點,博扶搖而直上
劉宅食府則在後人的獨立經營下,慢慢恢復元氣
總之我們先來看看,要是感覺不對,中國第一家個體戶餐廳的悅賓飯館就在附近,到時再挪動屁股去吃也不遲
踩進劉宅食府,可以看到一個大缸,缸底散放著金閃閃的銅板,養著紅豔豔的錦鯉
一派古色古香的招財進寶
有濃濃的中國味喔!!!
一個轉角來到中庭,在四合院罩上白頂大棚,在院子裡就能擺上飯桌,這可不是現代才有的作法
過去老北京有這麼一句俗語:“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
"天棚、魚缸、石榴樹"說的就是老北京四合院,夏季搭天棚乘涼的別致風景
"先生、肥狗、胖丫頭"說的是老北京富裕人家,有家庭教師、有養得胖嘟嘟的寵物跟身強體健的佣人生活
搭天棚的風俗歷史悠久,在明、清、民國的老北京皇族顯貴每到酷夏,便在宮殿、官府或庭院裡搭建起天棚避暑
後來傳到民間,一般百姓家的四合院裡也仿照搭建起了天棚,把四合院罩住防曬乘涼
另外,老北京也常將天棚用於四合院內辦紅白事酒席,因此還衍生出許多搭棚菜,有點像台灣的辦桌
不過據說現在也很少見了
回想一進入劉宅食府,不正是魚缸、樹(石榴樹?)跟頭頂上的天棚嗎!!這真是太有意思了!!
天棚下的爬藤架上長著葫蘆,應該是取諧音"福"的意思
不過寶島李看到這種爬藤架,腦袋裡卻只想到紀曉嵐拿學生開玩笑的對子:
"劉玉樹小住芙蓉庵,潘金蓮大鬧葡萄架"
至於潘金蓮跟誰一起大鬧葡萄架......
在這兒就不說了
有一天看大陸的節目說到,"宅"跟"府"的稱謂是大大不同的,"府"必須是皇族才能用的
一般人家身分再怎麼尊貴,即便是向和珅那樣權傾一國,也只能稱"宅"
顧名思義,劉宅食府說的便是"做菜的是普通老百姓,但是做出來的菜可是皇家的味道!!!"
這名字取得真是大氣又深遠
李太太也是第一次到四合院吃飯
喔!是第二次,前一天晚上才在鼎鼎大名的花家怡院吃的消夜
那是一頓又貴又難吃的消夜,只因為是個四合院才帶李太太去開洋葷的
自從知道這劉宅食府,味道好又有好景致
寶島李又帶了好幾組台灣遊客來這吃飯
花家怡園閃邊站吧!!
水晶苦瓜
苦瓜切成薄片,再冰鎮
炎炎夏日,清涼解熱
再沾點拌有芥茉的醬油!!!
哇!!!太消暑了!!!
寶島李可以吃下好幾盤啊!!
麻醬茄泥
一直以來,寶島李對"麻醬",好像抵抗力就特別弱
會點這道"麻醬茄泥",完全是衝著"麻醬"二字,完全不理會後面有"茄泥"這種東西
很多人對茄子的口感很感冒,不過寶島李有幸標配李媽媽30年前出廠的好胃口
茄子那種爛糊爛糊的口感,似乎對寶島李不構成威脅
把原本就容易爛糊的茄子,製成茄泥,借力使力,發揮了茄子的口感特點
清清爽爽的茄泥中又帶了些許纖維跟茄丁,層次圓潤豐富,口感吃起來很得人緣
再拌上香濃的麻醬
哎呀~~~真香啊!!!每次上桌,這盤菜都是秒殺掃空的!!!
醬豆腐燒肉
李太太點的!!
自從李太太嫁到李家來
感覺李太太的胃口大變
從原本的草食動物,變成肉食動物
李太太看到這道醬豆腐(腐乳)燒肉,指著便要
在台電勵進餐廳吃酸菜白肉鍋,也不加腐乳的寶島李,對"腐乳"的味道一向沒甚麼好感
但既然這道菜是李太太親口點的!!那就來吧!!!
喔!!!!!!
不得不說,李太太點這道菜的眼光真好!!!!
超級棒的佳餚啊~~
夾了一塊入口,首先感覺到的是濃濃的腐乳味,而且味道偏鹹
但是隨著腐乳的甘味與鹹味搭擋演出,味道反而變得協調而獨特,層次變得豐厚起來
原本以為腐乳跟五花肉這兩種口感跟味道很重的材料搭配在一起,會肥膩難當
沒想到,看起來很肥的五花肉,滷得通透,不待咀嚼,入口便化
口中主要是腐乳的味道,非但沒有油膩感,五花肉本身還很清爽
讓人一片接一片!!吃起來很是討喜!!
相當棒的好料理啊!!!
李太太真厲害~~~沒想到李太太吃肉都吃成精了!!!
醋溜多寶魚
多寶魚其實就是比目魚
聽到比目魚,又是劉宅食府推薦的名菜
雖然有點貴,但是既然李太太難得來
總得大方一下
不過味道一般,醋溜的味道沒有太過激,也沒有太出色
就是一般的西湖醋魚,即使用一般的草魚,味道也是相同的!
早知道就不大方了.............
劉宅茄子捲
茄子捲也是劉宅食府的名菜
看上去金光油亮!還像溫德烘焙坊的溫德早餐鍋 Wendel’s Breakfast Pan一樣拿個平底小鐵鍋上菜!
貌似很厲害!
但是吃起來真不怎樣!
怎麼說呢!!!
就像打開乖乖,期待裡面的食玩
結果空空,沒中~~
味道相當的清淡,也沒甚麼令人覺得驚奇的地方
有點食之無味的感覺.........
劉宅烤鴨
寶島李對北京的烤鴨評價普遍不高
到目前為止,評價不錯的只有鴻運天外天和平里店
大董烤鴨也還可以,但是太貴,又沒甚麼鴨味........
劉宅食府的烤鴨皮脆肉嫩,鴨味足而不腥
在北京算是相當不錯了,目前來看可以排到前兩名!!!
餅皮薄而透,厚度要夠才能豐富口感,又不能厚到干擾品嘗鴨肉的滋味
鴨肉的鮮甜能不能透出來,成敗就在這張餅上了
在一片鴨味不足的北京烤鴨中,這張餅至關重要
跟一般粗手粗腳的餅皮相比,劉宅食府的餅,堪稱甜美啊~
板栗扒娃娃菜
點了這麼多肉,總要來一些菜均衡一下
看到板栗......
寶島李忍不住又點了來!!!
拿栗子入菜,會有一種栗子特有的風味
而且熟栗子綿糯甘甜,寶島李就愛這味的~~
本來因為栗子而點了這道娃娃菜的寶島李
不禁搖搖頭,這栗子太難吃了!
像是菜煮好了,突然想起栗子還沒放,臨時嘩啦一把將栗子丟下去的感覺
反倒是娃娃菜鮮脆爽口,咀嚼時還聽到喀滋喀滋的清脆聲
讓人一口接一口,把先前所有肉類的油脂一掃而空!
真舒服啊!
粉絲波菜柴雞蛋
滑蛋帶著菠菜的滋味,口感濕潤,滋味很舒服
粉絲脆硬,算是在一片舒滑中,增加一點小驚喜
吃起來是相當的不錯~~
板栗燒柴雞
柴雞就相當於我們常吃的土雞
只要冠上柴雞兩字,價格就可以漲很多
味道的確也不錯
至少這道板栗燒柴雞,雞肉就很香嫩~
板栗扒娃娃菜那道菜,把板栗給砸了
但是板栗燒柴雞,板栗的表現就好一點點
開包小豆腐
開包小豆腐是一道很有趣的菜
光從外型上就與眾不同,相當值得一點
蛋皮包裹著火腿、蝦末、豆腐等材料
切開蛋包,滿滿的餡料就會滑出,有點像蛋包版的半熟巧克力
這道菜在前陣子去天津全聚德時吃過
當時也是用蛋皮包裹餡料,不過天津全聚德的餡料特別豐富,相當有天津特色
裡面的餡料到處是海鮮,完整的蝦球吃起來自然是相當過癮
不過劉宅食府的開包小豆腐味道雖然不錯,但是太乾
即使搭配芡汁還是太乾
每次點每次都沒吃完
我看......下次就........
藥酒
會讓你"端夭"的藥酒
這可是一杯一杯的賣喔!!
同樣是老北京餐廳,劉宅食府雖不像東四民芳餐廳般的樣樣精彩
但是在四合院吃喝老北京,是非常愜意的事情
吃完還可以到對面台灣人開的雕刻時光咖啡廳喝個咖啡
一個愉快的下午可以就這樣消磨過去
劉宅食府
人均:70 RMB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美術館東街蔣家大院胡同8號(三聯書局正對面)
電話:+8610-6400 5912
營業時間:0930 - 2200
必殺技:老北京四合院、麻醬茄泥、醬豆腐燒肉、板栗扒娃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