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辛亥革命博物館,來到武漢觀光的重頭戲--湖北省博物館

這裡是春秋戰國時代,與周王朝分庭抗禮的楚王朝中心

想必這裡陳列著有異於周王朝的中原文化,截然不同的浪漫楚文化吧

至少~~~原本寶島李是這樣想的啦

IMG_20180715_143953.jpg

寶島李在大陸東南西北走,大部分的高鐵站都長得一模一樣,尤其內部更是如出一轍

但是博物館外觀卻各有巧妙不同,內部除了標準的"大廳+手扶梯"如寫字樓的基本設計外,大部分博物館的內部規劃還有些許變化

比如寶島李就很喜歡北京博物館大廳由直線與曲線交織而成的設計,還有山東省博的氣派大廳也讓人印象深刻

開始介紹湖北省博前,寶島李要先說一下為什麼寶島李對湖北省博的期待這麼高

因為我們從小教科書上,一直認為春秋時代中的諸國都是屬於周王朝的諸侯國

不過真的細究,只對了一部分,其實應該是兩個王朝,一個是周王朝,另一個是楚王朝

咦?楚國不是周王朝的一個諸侯國嗎?怎麼變成楚王朝了?

這就讓寶島李慢慢說下去~~

IMG_20180715_133300.jpg

據記載,楚先民是炎帝火師祝融的後代,被崛起的商王朝從今天的河南中原地帶驅趕到南邊的湖北荊山的窮山惡水

一直認為自己是"衣官南渡"的楚先民,與當地土著部落通婚,形成後來尚火、崇鳳、好巫的楚王朝與楚文化

"楚"國名的由來,據文獻記載,是為了紀念熊姓部落族長--鬻熊的妻子

她因難產,剖腹產子後死去,巫師用荊條綑住裂開的腹部,將其安葬,其後代開枝散葉,欣欣向榮

後代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族母,便自命為"楚",而"楚"便是荊條的意思

武王伐紂時,楚部落跟著周滅商,自認為中原後裔的楚人原本期待重回中原懷抱,卻因長久處於中原文明以外,被周王朝認為是蠻夷部族,接二連三地羞辱

楚部落雖然最終被周王朝封為楚國,但也令楚國一直心有不滿

不過初期楚國太弱,弱到連祭祀用的牲禮都要趁天黑到鄰國偷,然後趁晚上偷偷拜(據說現在湖北仍有夜間祭祀的傳統),弱到這種程度,楚國也只好忍辱負重

到了後來,楚國真的忍不下這口氣,索性不向周王朝進貢,但這舉動卻惹怒周王朝,周昭王率大軍來攻

結果周昭王坐船渡漢水時,船居然沉了,把自己命也丟了,並且"喪六師於漢",於是周王朝便說"這一定是阿楚的陰謀啦!"

這段"昭王南巡不返"到了春秋戰國時代,依舊是一道各國使者吐槽楚國時一定會提出來的必考題,跟現在"看到段宜康就會問曲棍球吞了沒?"一樣

總之,後來雖然楚國還是服軟,但是這一打,把楚國信心打起來了

周王朝在楚國北方的漢水、淮水一帶設了隨、申、唐、蔡、應、息等數十個姬姓諸侯國,史家稱為"漢陽諸姬"

設立這些諸侯國除了一方面是控制周王朝在湖北一帶的重要軍事物資"銅礦",一方面也可以幫周王朝看管南邊的楚國

 

曾侯乙墓展覽

IMG_20180715_134020.jpg

楚國傳到熊渠時,他幹了一件不得了的創舉,便是封他的三個兒子為王(只有周天子能稱王,其他為公侯伯等,此舉相當於自命為周天子他爹

熊渠更喊出令所有人震驚的大白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

這句話文藝一點的說法,大概是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這句話浪漫一點的說法,大概是"對啦!大笨蛋才會追妳這麼久!我就是甚麼都不懂啦

這句話江湖一點的說法,大概是爸鱸鰻啦!

這句話不要臉一點的說法,大概是"現在我做總統算我好運,不然你要怎樣!

不過,放狠話歸放狠話,熊渠後來還是覺得怕怕,最終把兒子們的王位取消了XD

說楚國是蠻夷,也並不算真的歧視,因為楚國真的沒甚麼禮法觀念,弒君奪權比例極高

不受禮法約束又特別尚武,君主還特別喜歡御駕親征,幾乎每個都能上陣殺敵,因此武功卓著

楚國在傳位到熊通手上時(其實是弒君奪權),熊通自立為王世稱楚武王,楚國從周的諸侯國搖身一變成了楚王朝,從此與周天子平起平坐

過去我們唸到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中,只有楚莊王是王,其他都是公,這便是因為楚國已經脫離周王朝,自立楚王朝了(到了戰國,各國紛紛獨立,都自立為王,其時在位的楚威王還因此不爽討伐稱王的齊威王)

楚武王除了創立楚王朝,還設置由中央直轄的縣,創造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縣,才有後來秦始皇中央集權的郡縣制

也是在此時,楚武王三伐"漢陽諸姬"的隨國,屢敗屢戰,最終戰勝,取得當時最重要的銅產地--銅綠山(今湖北大冶)

銅在春秋戰國那個青銅器時代是最重要的戰略物資,可以用來製造兵器

銅同時也是重要的流通貨幣,春秋戰國時代說的金大多指銅,所以我們常說的一諾千金,其實原意是一諾千"銅"XD

楚王朝拿下一座銅礦,換做今天,相當家裡多了座鈾礦與金礦!!此後的楚王朝實力大增,奠定楚王朝未來近500年與周、秦分庭抗禮的實力,成為日後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的超級強權!

IMG_20180715_135021.jpg

記得前面說到的"楚武王打敗隨國,取得銅綠山,從此國力一飛衝天"嗎?

這個曾國就是隨國!對!寶島李也不知道為什麼曾跟隨是同一個國家?但是曾國的存在曾經是個謎,因為文獻記載過曾國,但卻找不到這個國家存在過的實證

後來歷史學家通過種種文獻與各種新的出土文物的比對,最後證明了曾國就是隨國!那我們也就不多探究了,畢竟這種討論不是我們這些凡人討論得起的

大體來說,曾是國名,隨是地名,但春秋戰國時代兩者會混用,比如魏可以稱梁(魏都大梁)、韓稱鄭(韓都新鄭)

換個概念,大概像現在台灣人喜歡用地名"台灣"替代國名"中華民國"一樣吧(咦?)

總之,曾國就是那個坐在銅礦上的,後來臣服楚王朝的軍事強國隨國,而曾侯乙墓便是指曾國一位名"乙"的侯爵的墓

墓中出土大量青銅器,總重量超過10噸,另外有樂器、兵器、金器、玉器、車馬器、漆木竹器以及竹簡文物達15404件,更有8件被評定為國寶

入口很貼心地放了一個縮小的墓室模型,許多器物一會兒都會看到

IMG_20180715_134211.jpg

眼前兩個大銅鼎看得寶島李瞠目結舌

展廳內的許多青銅器應該都是寶島李見過最大的

如果配合前面說過的背景,曾國是一個坐在銅礦上的國家,就應該不難理解,曾侯乙的青銅器為什麼都這麼大 

 

銅鹿角立鶴(戰國)

IMG_20180715_134418.jpg

中國古代視鶴、鹿為瑞獸,兩者結合純屬"要你命3000"的天馬行空想像,但奇異的身姿又引人著迷

置於墓中擔任與人鬼神溝通的靈媒

 

大銅匜鼎(戰國)

IMG_20180715_134517.jpg

匜(音怡)鼎是盛水器皿,有的匜鼎底部有燒過的痕跡,應是可做為煮水的器皿

IMG_20180715_134619.jpg

曾侯乙青銅尊盤(戰國)

IMG_20180715_134736.jpg

曾侯乙尊盤是已知的春秋戰國時期最複雜、最精美的青銅器,是中國禁止出境展出文物

尊跟盤是兩件器物,尊是盛酒器,盤是盛水器,此尊與盤組成一套,玲瓏剔透又複雜的雕飾,渾然一體,合稱曾侯乙尊盤

而且這座曾侯乙尊盤因為製作極為精細,即便以現代科技也難以仿製這個2500年前的文物,令人讚嘆!

DSC09726.JPG

尊、盤上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終"銘文,即"為曾侯乙永久使用",墓中出土都有此銘文,但唯獨這個盤上銘文被塗改過

盤上原文是曾侯"與",據研究,"與"應是"乙"的爺爺,推想是這件青銅器太漂亮,所以"乙"就把它佔為己有了

 

銅聯禁大壺(戰國)

IMG_20180715_135143.jpg

"壺"是酒器,"禁"是用來放酒具的案器,稱"禁"是為了記取商朝酗酒縱慾的教訓,認為喝酒要節制,於是稱之為"禁"

周朝還頒佈了中國最早的禁酒令《酒誥》,規定貴族只有祭祀時能飲酒,民眾聚飲要處死

也因為只有貴族才用得到”禁”,因此"禁"傳世甚少,堪稱國寶

DSC09727.JPG

跟前面的曾侯乙尊盤一樣,壺上的雕飾極為繁複,令人嘆為觀止

 

銅鑒缶(戰國)

IMG_20180715_135354.jpg

這個銅鑒缶雕飾也極為精美繁複!跟剛剛的尊盤、壺禁,儼然就是一整套"曾侯乙系統家具"啊!

銅鑒缶乍聽之下不知道是甚麼,但其實它有個超狂的稱呼--中國最早的冰箱

銅鑑也稱冰鑑,跟銅尊盤一樣是兩件器物,不同的是,尊、盤可以分開,但是鑑、缶(音否)分開,這個銅鑑就不好用了

銅鑑外面是鑑,裡面是缶,鑑跟缶之間放冰塊,缶內裝酒,這樣即使在夏天也可以喝到冰涼的酒,而冬天也可以在鑑與缶之間放火炭,保溫食物

既可當"冰箱",也能當"保溫箱",不知道SHARP的保溫冰箱是不是從這裡得到的靈感XD

IMG_20180715_135235.jpg

鑑中的缶除了是容器,也是樂器,古代秦人酒酣耳熱,興致一來,就擊缶而歌,質樸而粗鄙,相當於你在餐桌上用筷子敲碗一樣,媽見打!

2008年北京奧運,張藝謀策劃的開幕式,以2008人方陣擊缶,就被有識者罵臭頭,鄙其文盲!

而且開幕式上擊的"缶",也不是"缶",而是仿自眼前裝著"缶"的"鑑"

唉~文盲!

IMG_20180715_135340.jpg 

銅鑑旁立有一根銅杖,銅杖上有一形狀像漏斗的過濾器,把酒到在過濾器上,過濾酒中的酒渣

戰國時代的酒長甚麼樣呢?

因為當時還沒有蒸餾酒技術,所以喝的是釀造酒,楚地多稻米,所以很有可能是類似醪糟之類的米酒,從罐中撈起帶有醪糟,用過濾器過濾掉糟粕飲用

另外,從當時的詩歌來看,還流行加入蜂蜜、桂花、花椒,變著花樣喝,簡直就跟今天的台灣啤酒一樣XD

 

大銅尊缶(戰國)

IMG_20180715_135424.jpg

看到尊就知道是酒器了,可用於祭祀與宴饗

這座超大銅尊缶是先秦時期最大、最重、目前出土的最大青铜酒器,不愧是家裡有座銅礦的人家啊!!

 

銅簠(戰國)

IMG_20180715_135443.jpg

銅簠(音府)是用來盛放煮熟的主食的盒子,上有蓋,也是祭祀時的重要禮器,跟簋(音鬼)的功用類似,後來逐漸消失

 

龍紋銅鎮(戰國)

DSC09729.JPG

其實就是放大的紙鎮,壓在草蓆、地墊四周,免得被風吹翻,雖是簡單的東西,但是銅鎮上的雕飾卻不簡單,令人驚艷

 

銅燻/鏤空銅燻(戰國)

IMG_20180715_135712.jpg

這完全是無印良品可以出的燻香機!

 

銅箕(戰國)

IMG_20180715_135751.jpg

解說上說這是銅箕,用來撿垃圾用的

不過寶島李只想到"箕坐",YO~YO~腳開開換新台幣,人客小姐都歡喜~~(咦)

IMG_20180715_135021.jpg

曾侯乙墓除了它等級夠高,數量夠多,更重要的是,它沒有受到任何破壞!

共出土文物7000餘件,除了兵器、甲冑、車馬器與青銅禮器外,最有價值的是124件樂器,其中還有1件不知名的五弦樂器

而且這裡的樂器而且還是成編制出土,所以今天看到的不只是文物而已,簡直就是一整個2500年前的湖北愛樂交響樂團!!

剛剛看的青銅禮器都在墓室模型下方,現在要看的是墓室模型上方的曾侯乙之光--曾侯乙編鐘與交響樂團

李太太就說,墓主人應該很喜歡音樂,墓中的陪葬的除了大量的樂器,還有琴工、舞姬殉葬

 

曾侯乙編鐘(戰國)

IMG_20180715_140121.jpg

湖北省博的鎮館之寶,也是現存最重最大的青銅編鐘,堪稱整個湖北省博的"詩眼"

編鐘組有編鐘64個,但是這裡掛了65個,為什麼呢?

因為在編鐘組最下方,多掛了一個由楚惠王贈給曾侯乙的鎛(音博)鐘

這是楚惠王為了紀念曾國曾經保護楚惠王的爸爸楚昭王出逃曾國避難之恩,所以贈與鐘以為紀念,曾侯乙便將這重要的賞賜一起帶著陪葬

DSC09733.JPG

最神奇的是在編鐘上,以銘文標記每個鐘的音律和音階,分為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七個音階

打破過去以為中國音樂最差也只能"五音不全",其實也可以差到"七音不全"XD

而且每個編鐘上都以銘文註記每個鐘能敲打出的兩個音(一個全音,一個半音),相當於鋼琴上的黑白鍵

經過實測,這組編鐘能演奏出的音樂複雜程度,僅次於鋼琴

這個編鐘的出現,讓研究音樂的歷史學者們再次發現新大陸


在主建築外的展廳還有以複製的編鐘進行的音樂會表演,演奏貝多芬的歡樂頌

不過,寶島李還是覺得聽起來很"矮油"啦XD

 

(戰國)

DSC09730.JPG

篪(音持)是古代橫吹的管樂器,《詩經》云:"伯氏吹塤(音勛),仲氏吹篪",因此"塤篪"也用於比喻兄弟和睦

曾侯乙墓的"篪"也是目前出土年代早的發現

 

排簫(戰國)

DSC09731.JPG

曾候乙墓出土2支排簫,是首次發現的先秦時代排簫

 

(戰國)

DSC09732.JPG

笙在墓中也出土5件,笙上有斑斕彩繪花紋,成語中的"濫竽充數"的"竽",就是"笙"的一種

 

(戰國)

DSC09734.JPG

瑟是一種古代撥弦樂器,常與古琴搭配,所以有成語"琴瑟和鳴"、"琴瑟之好"形容夫妻感情融洽

光是在曾侯乙墓就出土了12把!!

 

建鼓銅座(戰國)

DSC09735.JPG

建鼓也是首次發現的文物,建鼓是一種將鼓身穿在一根木桿上的鼓,木桿則插在青銅鼓座上固定

這青銅鼓座鑄有數十條互相纏繞的蟠龍,龍身上還鑲嵌有綠松石,令人嘖嘖稱奇

IMG_20180715_140513.jpg

鼓座跟指揮艇組合起來是這個樣子的~~

 

彩漆擊磬木槌/彩漆敲鐘木槌(戰國)

IMG_20180715_140649.jpg

嘿~~你要不說這是用來敲鐘敲鼓的,我還以為是槌球槌啊XD 

 

曾侯乙編磬(戰國)

IMG_20180715_140736.jpg

編磬(音慶)共32件,懸掛在銅質的"長頸龍"磬架上,身上以錯金花紋裝飾,極為吸睛

"磬"是石頭製的,上面亦有銘文標註編號與標音

 

透雕漆禁(戰國)

IMG_20180715_140906.jpg

看到"禁"就知道這是放酒的

不過說實在的,曾侯乙的酒真是越禁越多啊XD

但是這也可以看出曾國的強盛,畢竟,酒都是用剩餘的糧食製成的啊

糧食要是不夠吃,哪來這麼多的酒啊

 

素漆耳杯(戰國)

IMG_20180715_140951.jpg 

耳杯亦稱羽觴,也就是"曲水流觴"、"濫觴"的"觴",也就是酒杯的意思

嘖嘖嘖~~曾侯乙要是還活著,應該會天天辦PARTY,跟小S變成酒友吧

不過啊~~當他的酒友也不是甚麼好事,他把演奏的樂工、歌女都一起抓去陪葬了,喝酒不也得抓幾個酒友一起下去HAPPY嗎?

 

彩漆木雕龍鳳紋蓋豆(戰國)

IMG_20180715_141049.jpg

"豆"是禮器,也是日常用品,專門用來盛放當時的主菜"醢",而且不同的"豆"要放不同的"醢"

至於"醢"確切是哪些東西呢?大致上就是我們今天的醬菜、肉醬、豆醬

總之,周朝王室、有錢人吃的差不多就是我們今天吃的滷肉飯啦

不過人家用的盤比我們高級多了,你看那刀工雕的,嘖嘖~~~

 

彩漆木瓚(戰國)

IMG_20180715_141203.jpg

瓚是帶柄的杯子,那麼這杯子是用來喝甚麼的呢?

當然是酒啊~~(白眼) 

 

浮雕獸面紋漆木案(戰國)

IMG_20180715_141227.jpg

這張桌子的桌面雕刻真是精美,下方是以鳥為圖騰的桌腳

前面提到,楚人崇鳳,周人崇龍,或許曾國曾是在楚地的周王朝諸侯國,所以兩種圖騰在曾侯乙墓中的文物都可以看到

 

彩漆木雕鴛鴦形盒(戰國)

IMG_20180715_141503.jpg

此物稱"櫝"(音毒),也就是木盒的意思,製作精美,鴛鴦的頭還可活動,應是陪葬夫人的用品

成語中有"買櫝還珠",說的是楚國有位珠寶商人到鄭國賣珠寶,一人高價買去,但他只要精美的木盒,反將珍珠退還給商人,後來比喻捨本逐末,取捨失當的行為

但是會這樣說的人,大概沒看過眼前這個"櫝",要是是寶島李,也寧願"買櫝還珠"啊

 

二十八宿圖衣箱(戰國)

IMG_20180715_141558.jpg

衣箱正中有一大大的"斗"字,環繞"斗"字的是二十八星宿名稱,且與《史記·天官書》的二十八星宿記載相同

這件衣箱也是最早出土的,印證中國古代二十八宿、北斗、四象天文信息的實物(天文佐證竟然印在衣箱上!)

 

十六節龍鳳玉掛飾(戰國)

IMG_20180715_141655.jpg

將一整塊玉雕出16節可活動的玉飾!!這技藝實在了得!!

不過回來整理資料時,發現楚人崇鳳,周人崇龍

寶島李印象中,在周代的文物上好像沒有出現過鳳,出現的多是龍,在後來的近代文物中才比較多同時出現

其實這玉掛飾上龍跟鳳同時存在,才是真的令人驚豔的地方

 

金杯/金盞(戰國)

IMG_20180715_141858.jpg 

金器在先秦古墓中一向很少發現,這次出土的金盞卻是迄今先秦金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重達2公斤多

而且貴重就算了,還製做得非常精美,原本金製品很容易便得俗氣,但這金盞低調中帶有貴氣,完全符合現代審美!!

嘖嘖~~先天優益,後天精良,這就是人家說的最可怕的,是那些富二代比你還努力!!

 

彩漆木雕梅花鹿(戰國)

DSC09736.JPG

這裡有一頭鹿!!而且身上是LV的花紋XD

 

越王勾踐劍(戰國)

IMG_20180715_143635.jpg

吳越鑄劍是戰國時代第一流的,楚國也一直向吳越學習鑄劍,就連吳越的鑄劍大師干將、莫邪也到楚國鑄劍

楚劍後來居上,成了戰國第一劍,所以唐詩《出塞》有"吳鉤似明月,楚劍利如霜"的詩句

這把越王勾踐劍也是鎮館之寶,越王劍雖然也出土很多,寶島李也在好幾個博物館看過,沒甚麼稀奇的,但是據考證這把真是越王勾踐親自用過的寶劍

本來寶島李非常期待來看"據說"與中原文明不同的楚文明,不過,看下來,其實並沒有太大的不同

楚文化、周文化都是中原文化,只是多一點這個少一點那個的,差不了太多

 

成都三星堆文明

P1170483.JPG

寶島李的意思是,楚文化跟周文化的差異大概只在"學術等級",教授、學者看了會很興奮的那種差異

但是對一般人來說,寶島李覺得三星堆、金沙文化那種一眼就看出這不是中原文化的,才叫差異

即便如此,來湖北省博,千萬不能錯過"曾侯乙"展區,因為其精美、巨大,絕對讓你不虛此行,只要看了這個展區,就值得了!!

至於湖北省博其他展區..........順便逛逛就好了

雖然說還有其他鎮館之寶如鄖縣人頭骨化石、元代青花四愛圖梅瓶

但是~~~

老遠跑來看死人骨頭,這麼有空,怎麼不去掃墓呢?你說是吧

 

愛碗亭的最新文章

 

湖北省博物館

人均:免費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160號

電話:+86-27-86794127

營業時間:Tue-Sun:09:00—17:00(16:0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

網址:http://www.hbww.org/Home/Index.aspx

必殺技:曾侯乙!曾侯乙!曾侯乙!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寶島李 的頭像
    寶島李

    寶島李的愛碗亭

    寶島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