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大早,來到機場,要搭6點的班機飛到基督城,開始整個旅程中最痛苦的行程,如何痛苦,待後續分曉
4點出發,大約半小時即到機場, Check in完全自助,包括行李託運,繫行李條,也都通過自動櫃員機完成
不過這有很多缺點,比如不少人,連同本團2位成員,都因為機器問題,要不就是完成登機手續,但是行李辦不了託運,要不就是完全找不到號碼,最後尋求機場人員協助
相對進入紐西蘭了種種檢驗,在紐西蘭飛國內線,安檢卻顯得大大咧咧,帶水上機,鋰電池放行李託運的,都司空見慣
這短短幾天的淺淺經驗,感覺紐西蘭在某些方面,就跟我們的近鄰日本一樣
嚴格守法,高效的社會,高素質的人民以及體制內的信任,都感覺好日本啊!相信你很難,一旦相信了,就推心置腹的感覺
登機的時候非常有趣,會按照你的座位,分前後兩個門登機,大大提昇了登機的速度
飛行的路途中,氣候不佳,一路非常顛簸,直至落地,隔壁的老外都嚇得在胸前畫十字禱告
抵達基督城國際機場,國際機場一下飛機,就給人完全不同於奧克蘭的感覺
奧克蘭機場給人就是如同任何一個國際都市,很標準,但是沒個性
基督城機場則是非常的自然舒適,下了機場,卻有種來到誠品書局的感覺
我們在AVIS租了汽車,這輛汽車會是我們接下來6天的唯一交通工具
對!!行程長達1500多公里,6天完成,一路開車,每天換景點,痛苦吧
租車的時候我們忘了檢查車子外觀,本來有點擔心
後來發現其實AVIS並不在意這點小問題,只要不是明顯外損,還車的時候也都不計較
不過,租車的時候千萬要記得,問清楚加什麼油!!免得像我們臨要加油了,才打電話問AVIS服務中心!!
基督城Christchurch是南島第一大城,也是紐西蘭第三大城
歐洲人從1840年開始移民此處,開始發展,主要建城的推動者為在紐西蘭擁有好幾個殖民地的Edward Gibbon Wakefield,但是由於財務狀況不佳,因此Wakefield急需英國政府的協助
Wakefield找到當時活躍於政界,大力推廣殖民運動的John Robert Goldey幫忙
(Wakefield雖然風評不佳,但是他跟紐西蘭成立自治政府有很大的關係,可說是紐西蘭國家的催生者)
Goldey說服當時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可以理解為英國國教的教宗)John Bird Sumner成立坎特伯雷協會,建立教會支持的紐西蘭殖民地,並把現在的基督城所在地,命名為坎特伯雷(這馬屁真是拍得響響的!!)
而坎特伯雷中心的基督城Christchurch,就用Goldey畢業的英國牛津大學基督教堂Christchurch學院命名
(Christchurch其實應該叫基督教堂城,但是後來被翻譯為基督城,大概是為了方便記誦)
1856年6月30日基督城被英國皇家授與”城市”地位,使基督城成為紐西蘭第一座城市,同時也是最古老的城市,故基督城至今留有許多19世紀哥德復興時期的建築,基督城也因為有許多公園與花園,又被稱為”花園之城”
不過2011年6.3級的淺層地震,將許多老建築震毀,其中包括基督城的地標--將近150年歷史的基督城大教堂ChristChurch Cathedral
現在的基督城,路面上仍然看得到許多修復工程與貨櫃屋,百廢待興的感覺很強烈
基督城給人的感覺與奧克蘭截然不同,奧克蘭就是城市風,基督城是田園風
基督城路非常地寬,原本在奧克蘭的時候,租的車是現代7人座車,寬度就比一般的車寬,在奧克蘭開車時,明明一側保持著適當距離,但是另一側就會壓線了
然而,在基督城租的車也是現代7人座車,比奧克蘭租的車更寬,但是在基督城的道路上開起來,卻游刃有餘,舒舒服服的
另外補充一下,如果有當地朋友,其實有另一種取得交通工具的方式,那就是買車
按照貝貝的說法,在當地買一台二手車很快,而且很便宜,走的時候再賣掉,兩邊一攤平,基本上只有花到汽油的錢
另外一點不太一樣的是,基督城的房子很簡約,甚至可以說是一切從簡的簡約
但是每種簡約的背後都散發著不同個性,透露出簡約設計帶給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基督城首站來到Sumner海灘,Sumner這個地名就是以前面提到的John Bird Sumner大主教為名
早上9點多,海灘顯得清幽,只有海水的潮汐聲,跟附近住戶帶著狗來嬉戲
海灘邊上立有著紀念碑,紀念參與二戰的小鎮青年的將士英靈,這樣的紀念碑在後續的行程上會不斷看見
(感謝網友小V指正,這是用來紀念一戰中加里波利戰役死去的澳紐軍團ANZAC將士的紀念碑)
紐西蘭是個孤立於世的世外桃源,但是卻積極參與世界事務
雖然地處偏遠,卻願為宗主國--大英帝國遠在地球另一頭的戰事,犧牲奉獻
Blackbird Cafe & Bar
看多了海的台灣孩子寶島李跟李太太,撇下另外三人,來到旁邊的咖啡廳坐下,吃早餐
不一會兒,另外三人也來了
法式吐司 Franch Toast
家常標準版的法式吐司,標準到連寶島李都能做的水準,說不上好
本來只叫了一份,結果上來兩份,把經歷過各種算錯帳的寶島李一行人嚇了一跳
結果店員解釋,因為主廚看錯了,多做了一份,所以就免費招待了
哇哈哈哈哈~~~怎麼那麼好!!基督城人民萬歲!!
起司司康餅 Cokkie Scone
如果說法式吐司說不上好,那起司司康就是糟了
花輪形容:”欸欸~~師傅,我教教你啊!這饅頭啊~你得用煎的才香!!”
把司康形容成饅頭,雖然有點搞笑,但是那口感,還挺貼切的
早餐蛋卷 Breakfast Omelette
這蛋卷是不是煎得有點像台灣的形狀啊XD
蛋卷裡面加了起司,鬆軟綿滑,調味適中,看似家常,味道卻非常的好
吃得時候還可以加一點這種HP棕醬,吃起來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這種棕醬主要搭配鹹味的餐點,用醋、水果製成,最著名的就是這個來自英國的HP醬,現在已經是亨氏旗下的品牌
HP醬曾經被稱為”威爾遜的醬汁”,這個名字來自當時的英國首相哈樂德·威爾遜,因為威爾遜夫人在接受採訪時曾說
“哈樂德唯一的錯,就是他會把所有食物都蘸很多HP醬”
不過,酸酸甜甜的HP醬,的確好吃,味道像更濃郁的海山醬,也難怪他要把所有東西都蘸一點HP醬啦
地中海豆與蛋拼盤 Mediterranean Been&Egg
原本以為是英式豆子泥,但味道卻截然不同,竟然是咖哩味的,味道非常的好,相當好吃
咖啡我就不多說了,依舊是神奇的美味,走到哪裡都是”好喝”兩字!!
這樣一頓下來,總共是98紐幣,差不多400台幣一人,還是不便宜,不過人家生活水準就擺在那裡,也沒辦法
Blackbird Cafe & Bar
人均:20 NZD
地址:22A Esplanade, Sumner, Christchurch
訂位電話:+64-3-3265358
營業時間:Mon-Wed:09:00 - 20:30;Thu - Sun:09:00 - 21:00
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citrushospitality/
必殺技:地中海豆與蛋拼盤、早餐蛋卷、咖啡
吃完再到隔壁的不知名的冰淇淋店買支香草冰淇淋,也非常好吃,價格昂貴的香草籽亦清晰可見
冰淇淋果然是這個出產優質牛奶的國家的名物,哪怕不是名牌店,也有名牌水準
幾個妹子來買冰淇淋,光著腳來買,這並不是在海灘才會這樣,紐西蘭人似乎很喜歡光著腳的感覺
馬路上、賣場內、咖啡館中,到處都可以看到人光著腳走路,不僅是小孩,就連成人也是如此
要能做到這樣境界,首先就是路上沒人吐痰、吐檳榔汁,狗狗隨地大小便,而且還不能常下雨,否則,一切都是白談
基督城過渡教堂 Christchurch Transitional Cathedral
(aka 紙板教堂 Cardboard Cathedral)
接著來到基督城臨時教堂,其實剛剛從基督城機場落第就直接來了,只是當時教堂因為太早沒有開
每天的開門時間似乎不一樣,要是有想去參觀的客官,去之前得先查詢好開門時間
2011年基督城的6.3級地震,把基督城地標,同時也是精神中心的基督城大教堂震毀
基督城急需一座臨時替代的教堂,遂請來擅長震災救援的日本建築師坂茂先生進行設計
坂茂先生本著”人不是死於地震,而是死於倒塌的建築物”的設計理念,利用經過防水及防火材料處理的輕薄紙板,設計出這座可用50年的紙板教堂,作為基督城教堂修復前的臨時教堂
因其臨時性質,所以這座教堂的正式名稱為基督城過渡教堂 Christchurch Transitional Cathedral
又由於是用特殊紙板所建,因此一般人都稱它為紙板教堂 Cardboard Cathedral
圖片就是展示用的紙板教堂建築材料--紙板
祭壇對面的玫瑰窗呈三角形,大面積的玫瑰窗更顯氣派與壯觀
雖說是臨時的,修建費用也高達500萬紐幣,也就是1億多台幣!!
(但是相比1億多紐幣的大教堂修復費用,這500萬紐幣還真算是”臨時”的小錢了)
基督城臨時教堂(紙板教堂) Christchurch Transitional Cathedral(Cardboard Cathedral)
人均:免費
地址:234 Hereford St, Christchurch Central, Christchurch
電話:+64-3-3660046
網址:http://cardboardcathedral.org.nz/
《185把空椅子》
教堂後方有185把大小不一,樣式不一的白色椅子
這些椅子是由當地藝術家Peter Majendie設計的裝置藝術,其靈感來自梵谷所繪的《梵谷的椅子》
185把白色椅子有嬰兒椅、酒吧凳、沙發等不同的椅子,代表185位有過不同性格、年齡、生活方式的人
這185把空椅子,也象徵它們再也迎不回曾經坐在他們上面的主人,以紀念在震災中死去的185名遇難者
《185把空椅子》原本只是臨時展示,後來許多人都希望能夠成為永久展示
椅子也從原本漆上白漆的真椅子,換成現在漆上白漆的金屬椅,這裡也是TripAdvisor推薦基督城必來的旅遊景點之一
185把空椅子 185 empty chairs
人均:免費
地址:Corner of Cashel and Madras Street, Christchurch(紙板教堂後方)
當天的陽光非常強烈,寶島李慶幸昨天買了太陽眼鏡,不然真的會曬到眼睛張不開
寶島李打開GoogleMap前進,往基督城大教堂的方向前進
要說科技的好處,那大概就是打開手機,要查什麼資料就都有了
同樣的,科技帶來的壞處就是資料太多了,你都不知道該看哪個,歧路亡羊啊
近年來更有許多起相信導航,結果開到翻車的事件,有時真不知道是人在操控科技,還是科技綁架了人
走在Worcester街上,看到一幢看起來很有歷史的建築
本以為是市政廳或什麼的,後來一查,原來是基督城傳統酒店XD,價格不算太貴
我是說,至少比外觀看起來便宜XD
基督城大教堂 Christchurch Cathedral
從紙板教堂走來大約5分鐘的路程,就可以看到這座於1864年奠基動工的基督城大教堂
按照前面提到的坎特伯雷協會的規劃,他們計劃要在坎特伯雷中心,以英國牛津基督堂學院為範本,建立一座圍繞大教堂與學院的城市
(不過後來因為發現預留地不夠建學院,所以學院就遷到西邊的植物園了)
教堂委託以哥特復興式教堂和公共建築聞名的英國建築師George Gilbert Scott設計(其著名作品如倫敦聖潘克拉斯火車站、愛丁堡聖瑪麗主教座堂等)
雖然Scott沒到過紐西蘭........
教堂的施工隨即因Scott的設計與紐西蘭實際能夠負擔的建料與財政的衝突,而被質疑是否能建成
後來經由當地的建築師Benjamin Mountfort父子接手修改,基督城教堂工程才順利進行下去,直到1904年才完工,歷時40年!
再後來大教堂經歷接連不斷的地震,震了又修,修了又震,終於在2011年2月遭遇其歷史上最大的災難,後來的餘震不斷,更是雪上加霜
甚至今日的西牆,就是被餘震中,用來保護玫瑰窗的鐵架給壓毀的,成了今日模樣
地震後,基督城居民不斷爭論,要修復?或是要拆除?
因為修復將會耗費天價鉅資,而拆除又將使基督城人心中永遠留下遺憾
其實這大概就是上帝給予他們的挑戰,當時的基督城大教堂,也在同樣的質疑的土壤中建立起來,成了基督城人的信仰中心
150年後,上帝再次給予他們考驗
最終,2017年終於通過,要修復基督城大教堂,工期預計10年,再次能看到她的完美身影,應該要等到2028年了
我是說如果沒有再次遭遇地震的話啦
基督城大教堂 Christchurch Cathedral
人均:免費
地址:Christchurch Central, Christchurch
基督城千禧年聖杯雕塑 Metal Chalice
2001年為了慶祝千禧年及基督城和坎特伯雷地區建立150周年,以紐西蘭植物結合聖杯,設計出這座聖杯雕塑
寶島李到紐西蘭,一路上可以看到有許多西洋棋盤
不只機場有,在奧克蘭的王子碼頭也有,許多人現場就玩了起來
想來這一定會是場君子之爭~~~
因為你想翻桌都很難啊!!(除非你是浩克)
John Robert Goldey雕像
前面提到的大力鼓吹信殖民得永生的John Robert Goldey,他是基督城建城的大功臣,同時也是基督城名字的由來
因此John Robert Goldey被稱為”坎特伯雷的奠基者”,在基督城中心耸立起他的雕像,真是實至名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