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ica的朋友”長毛”在北京開的一間台灣餐廳,叫脈絡,來這裡似乎可以吃到比較正宗的台灣菜
”長毛”是台灣人,還是名文藝青年,來北京創業,現在已經是一家連鎖餐廳了
而且,後來寶島李跟混跡藝文界的北京朋友提到”脈絡台菜”,居然也都知道”長毛”
於是,寶島李帶著同事們一起來到脈絡台菜過聖誕節,teambuilding,再當了一次”好台灣人”,還安排了小禮物互換環節
聖誕節那天天空灰灰的,不是下雪,是重度霧霾
哇!!菸酒公賣局的招牌!!
李太太也曾經在脈絡上班過,權當做在北京的餐飲業的初體驗吧
李太太說,很多大陸客人來到店裡看到這個招牌覺得很好奇,直問李太太”這是酒什麼來著”
早期台灣還是以傳統中文的行文,由右往左唸,現代中文受西方影響,則從左往右唸,所以菸酒變成了酒菸
加上認不得菸字,於是問”這是酒什麼來著”?
北京有些店家的招牌,刻意地想復古,甚至弄了塊匾額,還仿舊,弄得很傳統很有文化很老字號的樣子
但是匾額上的字,卻是從左往右寫,什麼傳統,什麼文化,什麼老字號的,馬上破功!!
這邊也分享一下李太太在北京餐廳上班的感受
很多人說大陸的服務不好,這是事實,不過寶島李聽了李太太的實地經驗後,也多了一些感慨
大多的餐廳服務生都來自農村,不像台灣,大陸的農村跟城市間的差距大得讓人難以想像
甚至,曾經,店內來自農村的服務生問李太太,新菜單上寫著的”芝士”是什麼東西?
當一個餐廳的服務生連”芝士”是什麼都不知道,誰能要求她在上菜的時候跟你解釋這道菜是什麼味道呢?
當一個餐廳的服務生從農村來到都市,怎麼期望她提供連她自己都沒有體驗過的城市人所要求的服務品質呢?
這些情況很普遍,並不是單一現象,寶島李在之前的文章也都一直提到
在這樣環境中上班的李太太,有時候下班回來,都會覺得自己太幸福,應該減少消費的慾望(嗯~我的目的達到了)
我想,只有等到大陸的城市跟農村間的差距縮短,服務品質才有辦法全面的提高
另外順便說到台灣人經常提到的”在大陸帶人時,時間一到,員工便收書包走人,一點責任感都沒有!”的事情
寶島李卻覺得這樣非常好!!
即便像北京的廣告公司,多數情況下,晚上七點左右就空得差不多了!!(還是會有加班的)
不像台灣人被台灣老闆奴役成”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患者”!!時間到了還不走人,是要準備幫老闆放熱水嗎!?
寶島李點完菜,據說老闆看了菜單,一看就知道是有台灣人來了
趕快跑出來看一下是哪桌點的菜
台灣金牌啤酒
金牌一罐要15RMB,家鄉的味道不便宜啊!!
其實之前還有台啤的鳳梨啤酒,北京的同事喝得樂不可支,後來自己在網上訂了鳳梨啤酒回家喝
喝酒不開車 開車不喝酒
養生牛蒡芝麻昆布
牛蒡沒有牛蒡的脆與韌,反而有點像菜心
寶島李對這個涼菜有點失望
但是一起來吃飯的北京同事沒吃過牛蒡,一來問:”牛蒡是什麼?”,二來則說:”好好吃啊!”
寶島李只能乾笑....
台南府城酒釀話梅
這個話梅小番茄味道很正,是地道的台灣涼菜,好吃
寶島李:”這個小番茄好好吃!”
北京同事說:”這個聖女果好好吃啊!”
東北同事則說:”這個小柿子好好吃啊!”
.......................
大陸稱番茄叫西紅柿,叫小番茄為聖女果,這個寶島李是知道的
但是把小番茄叫小柿子..............等等,這明明就不是同一個媽生的啊!!
不過,東北人確實是把番茄叫柿子,把柿子叫大柿子,小番茄叫小柿子
北京同事瞠目結舌的說:”柿子跟番茄根本不是同一種東西啊!!”
東北同事:”SO?”
寶島李、北京同事:”..................”
不只如此,東北把類似明蝦大小的蝦子叫大蝦,把沙蝦大小的蝦子叫蝦,把蝦米叫海米,比蝦米更小的叫蝦皮
北京同事瞠目結舌的說:”那些蝦根本不是同一種蝦啊!!”
東北同事:”SO?”
寶島李、北京同事:”..................”
南方澳飛魚籽黃金泡菜
記得大概是近10年,台灣開始流行用水果醃漬泡菜,形成一股風潮
用水果醃漬的泡菜,有種水果發酵甜味與香氣,再次獲得一致讚賞
就連平常不吃泡菜的同事也能接受,而大快朵頤
萬家香鹽酥雞
這道萬家香鹽酥雞口感細嫩,好吃
不過跟台灣的鹽酥雞相比,好像少了胡椒鹽,吃起來味道清淡好多!!!
雖然如此,仍然獲得大家熱烈捧場
一碟不夠,又追加了一碟
王子培根起司馬鈴薯
印象中,寶島李最早看到這味培根起司馬鈴薯,是在國中升高中那年
那一年,寶島李在現在台灣已經消失的溫蒂漢堡打工,溫蒂漢堡就有賣這個培根起司馬鈴薯
而且因為旁邊夜總會的小姐們上班前,都會來店裡點一份”培根起司馬鈴薯”,被我們戲稱是小姐們的補品
但是自從溫蒂撤出台灣後,就好一陣子沒見到這個起司馬鈴薯
直到近年,台中逢甲夜市開始賣起起司馬鈴薯,起司馬鈴薯似乎又流行了起來
不過,味道就是比不上當年溫蒂漢堡賣的起司馬鈴薯濃郁!!
脈絡的作法跟傳統作法又稍有不同的是,脈絡把馬鈴薯皮剝了裹粉炸,這樣整個馬鈴薯都更容易吃
馬鈴薯口感綿密,起司濃郁滑順,非常好吃,大受在場所有人的好評
甘樹子清蒸黃魚
這又是一道台灣家鄉味啊!!!
所謂的甘樹子也就是破布子,大概是怕大陸人看到名字誤會”破布”怎麼能吃,而用”甘樹子”這名字
夏季是破布子的產季,傳統上,媽媽們這時候會把破布子拿來煮,煮到破(不知道破布子是不是因此得名),再用鹽醃成破布子餅,一道佐餐良伴就此誕生!!
但是注意破布子雖好,吃多了可是會消化不良的!!
魚用的是黃魚,是大陸比較常見的魚類,口感細緻
不過如果有得選擇,寶島李更建議脈絡選用同樣細緻,味道清香的海鱸,價格似乎也比黃花魚便宜,也更像台菜
美中不足的是,破布子醃漬的味道過於清淡,幾乎沒有鹹味與果實的甜味,使得這道破布子蒸黃魚,僅僅變成了一道清蒸黃魚,甚為可惜!!
據說破布子炒蛋,味道也是一絕,下次不妨在家試試
奶油蒜香胡椒蝦
寶島李在帶有許多猜疑的情況下,點了這甕胡椒蝦
原因不是別的,主要就是北京這個內陸城市,要想把蝦子弄得好吃,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一來沒那個生鮮環境,二來懂料理海鮮的廚師少
果然,端上來的蝦子雖然碩大,但是沒有蝦子的味道,可能是冷凍的蝦
同時火候太過,蝦子肉都縮了
與台灣的胡椒蝦味道相去甚遠,但還能接受
客家人的小炒
胡椒蝦還在寶島李的接受範圍,但是寶島李無法接受把客家小炒炒得像尼姑屁一樣索然無味
客家人從中原逃難逃到異鄉,然後又要跟當地的排外勢力對抗,就連飲食也”戰備”元素濃厚
生活中有著各種戰備糧食,醃漬、風乾的糧食是客家人飲食的特色
寶島李從小吃的客家菜,永遠既鹹又硬,味道特別重
客家小炒尤其是寶島李最不愛的一道菜,就是因為客家小炒中,永遠有寶島李嚼不動的魷魚鬚乾
現在餐廳中的客家小炒經過改良,少了這種不適的口感
但是常言道~~人就是犯賤!!其實犯賤的男人也不少!!
小時候不愛的口感,卻成了成年後的依戀
現在要是客家小炒沒有那種嚼不動的魷魚鬚乾散發出來的魷魚香,似乎就不叫客家小炒
搞得寶島李自己也搞不懂愛還是不愛了(心好累)
撇開寶島李跟客家小炒的私人恩怨
脈絡的客家小炒既沒有魷魚絲乾,也沒有”逃難中的戰備糧食感”,充其量只能說是芹菜炒豆干
是今天最最失敗,也是最不能接受的一道!
香煎鮮嫩小豬肝
裹了薄薄的太白粉去煎,沒有什麼豬肝的味道(可惜)
但是煎得很嫩,很好吃
味道也鹹得剛剛好,非常下飯
又是獲得在場同事的青睞,除了不敢吃內臟的雯婷,其他人都紛紛出手!!
金牌三杯雞
一杯麻油、一杯米酒、一杯醬油的三杯雞
據說起源來自江西,還說跟正氣歌的作者文天祥有關,不過對於這些穿鑿附會的說法,寶島李是持保留意見的
中國自古以來,因為社會下層沒什麼話語權,故特別喜歡把自己發明的東西往上層靠
歷史上不乏一天到晚命名食物的皇帝,什麼東西都要用名人炒作一番,就算不搭文天祥,攀上林子祥我也不意外
另一個說法則是關於江西一對窮苦姊弟的意外發現,不過窮苦人家家裡還有做三杯雞的酒(釀),這也頗讓人費解
要知道過去農業社會,有餘糧才有辦法釀酒,這窮苦人家家裡還有餘糧剩飯,還窮屁啊!!
總之,寶島李對三杯雞的起源說,是存疑的,連帶的對源自江西也是懷疑的,不過寶島李並沒有證據
不過我可以這樣說,你讓江西人來吃台灣三杯雞,並說三杯雞是江西菜,江西人一定立刻呸出來!!
”又不鹹又不辣的,算什麼江西菜!!”
總之,味道很好,鹹香味厚,帶點甜味,這三杯雞做得挺地道的,很有台灣味道!!
雞肉口感也很嫩,很好吃
如果要挑剔的話,就是薑煸的火後不夠,香味不足
新竹風城炒米粉
入口舒適,不濕不柴,恰到好處
味道則沒留給人太多印象,而最惹人側眼的就是過於有彈性的米粉!!
就是新竹的米粉也沒這麼端夭啊!!
不過,還是要多嘴一下
台北三重的朱米粉那才叫棒!!
正宗韭菜花蒼蠅頭
蒼蠅頭雖是川菜,但卻出生在台灣,算是台灣菜
味道很香,一聞就是道地的臺灣味
韭菜清甜多汁,非常好吃,超級下飯!!
據說北京的客人比較喜歡吃”豆角”版的蒼蠅頭!!
那.....是蟋蟀頭了吧!?
台灣古法白菜滷
白菜滷源自閩菜,早期移民的先祖帶來台灣,便在台灣落了根
一向上不了檯面的白菜滷,卻成了台灣菜的標誌,只要有賣魯肉飯的地方,就有白菜滷
脈絡的白菜煮得透爛,口感很好,但是滷汁味道不足,既無魚皮,也無扁魚乾,亦無蛋酥
少了魚皮的膠質滑潤口感,反倒像是勾芡炒白菜,味道偏清淡
魯肉飯
說曹操曹操到,前面才是白菜滷,魯肉飯就馬上上桌
雖然說是魯肉飯,味道卻不是很夠,膠質還沒出來,我猜測是熬的時間不夠久
但是肥瘦適口,口感舒適
雖說滷汁本身味道不足,但是滷蛋滷得相當入味,是魯肉飯中的點睛之筆
沙茶牛肉
這是沙茶牛肉還是京醬肉絲啊!?
寶島李才看到沙茶牛肉端上桌,立刻就叫服務生來問了
”你這是.........什麼??”
"沙茶牛肉啊!"
”...................”
”好吧~~你說是就是吧!”
這如果是沙茶牛肉!!同花打得過福爾豪斯
沙茶空心菜
同場加映,一樣不行的沙茶空心菜
沙茶系真是脈絡的大罩門!!
沙茶牛肉炒飯
好乾,口感相當的不優,但是有淡淡的沙茶味
只是”淡淡的”,跟沙茶牛肉這種需要鑊氣爆炒出鍋的菜餚,好像有點不搭啊
而且還有點淡淡的醋的酸味是怎麼回事啊!!
你說~~~~
一直嫌人沙茶不好吃,怎麼老是點沙茶啊!?
因為我看到沙茶就身不由己啊!!
阿婆菜脯烘蛋(蔥花蛋)
味道很臺灣,有菜脯味跟蔥香
只不過~~
形狀假掰了點,做得也太像月亮蝦餅了吧
雖然口感偏乾了些,但是味道是對的喔~~
啊~~~粥呢!?有沒有粥啊!!
特色黑豬肉香腸
嘖嘖~~~
這才是台灣香腸啊!!而且是黑橋牌的呦!!
寶島李剛到大陸的時候,其實很驚訝,大陸滿街都在賣台灣香腸
啥!!!大陸人不是連茶葉蛋都吃不起了,怎麼吃得起台灣香腸呢!!(茶葉蛋專家的高志斌教授您說是吧!)
另外有趣的是,經常看到路邊賣的是風乾乾癟的湖南、廣東臘腸,卻仍掛著台灣香腸的名號販售
大概大陸人認為的台灣香腸就是比較甜的香腸,只要把”臘腸”做成甜的,就是台灣香腸了
台灣早期的香腸攤,都會放個碗公,客人可以跟老闆執骰子玩”十八豆仔”,博香腸!!
客人贏了,不用花錢就能吃一根香腸,老闆贏了,付一根的錢給老闆,但是沒香腸吃
據網上說,曾經有過客人贏了老闆160條香腸的紀錄
當然啦~~鬥牛每次死的,不一定是牛,也有可能是鬥牛士
據說,也曾發生過客人的花了1000台幣,最後只吃到4根香腸的慘烈事蹟(而且那4根香腸還是老闆請的)
在脈絡,點了香腸,服務生也會拿出大碗公跟骰子,和客人玩”十八豆仔”
不過,因為”十八豆仔”的規矩比較難快速地跟大陸客人解釋清楚,所以”十八豆仔”就變成單純的比大小了
附帶提一下十八豆仔的玩法
在大碗中骰4顆骰子,需骰出一對,比剩下兩顆骰子點數,如果4顆都不同,或有3顆相同,都必須重骰
當骰出的結果是2對,稱為”西八辣”,比點數大的那對的點數
若丟出4個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豹子,通殺,先骰出先贏,後面都不用比了
若丟出的兩個骰子是1+2,是最小的,那就是”逼雞”,直接判輸,後面也都不用比了
”逼雞啦”也經常用在跟人輸贏、嗆聲的時候使用,不過近年好像都比較少聽到了
現在要是在路上聽到”逼雞啦”,就感覺像是聽到”幹你娘惹”一樣懷舊,可能是穿越回到100年前的大稻埕了!!
五更腸旺很昌旺
也是爸爸是四川人,在台灣出生的孩子
夜市裡都有賣,下飯第一名
北京脈動餐廳的五更腸旺味道足,下飯一級棒!!好吃
珍珠奶茶
這...............
這不是珍珠奶茶
這不是珍珠奶茶(地上打滾)
脈絡新台式概念餐廳(萬達廣場店)
人均: 90 RMB
地址:中國北京市建國路93號院萬達廣場A座新世界百貨7樓(近大望路)
訂位電話:+86-10-58206973
營業時間:1130-2130
必殺技:台南府城酒釀話梅、王子培根起司馬鈴薯、萬家香鹽酥雞、香煎鮮嫩小豬肝、金牌三杯雞、正宗韭菜花蒼蠅頭、阿婆菜脯烘蛋、特色黑豬肉香腸、五更腸旺很昌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