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輪車(蹦蹦車)應該是西安市區最靠譜的交通工具

西安的交通雖然不像北京一樣人神共憤,但也算是天地不容啦(咦)

每到上下班時間,就要絞盡腦汁,想辦法色誘為數不多的計程車,或是搭地鐵,或是公車

但無論如何,地面交通都是卡在原地不動的,只有穿梭其間的三輪車,自由自在,"柯比"是小飛俠~~~

阿母溝啊~~~

坐三輪車,記得把嘴摀起來,免得太驚險叫出聲,丟我大中華民國子女泱泱風範

IMG_9641.JPG

今天要去西安著名的碑林博物館

或許大家去之前會跟寶島李一樣,覺得石碑有甚麼好看的

不過碑林博物館真的是寶島李覺得西安特別值得推薦的,而且值得一去再去的文化景點

每次去都有種書本上冰冷的知識活生生站在你眼前的感覺

IMG_9642.JPG

碑林博物館建議從書院門進

書院門是一條仿古步行街,因街中有關中書院而得名

IMG_3130.JPG

不過,現在已經看不到書院,只留下一個名而已,街上都是賣文具用品及仿古飾品的小販

書院門的入口處有個寶慶寺華塔,而碑林博物館則在書院門的盡頭

IMG_9644.JPG

西安碑林歷史可追溯到唐朝末年,了保存記載重要文獻的石碑,而將其集中于文廟內

北宋年間(西元1087年)漕運使呂大忠不忍唐末因戰亂流失民間的《開成石經碑》、《石台孝經》及名家名碑等,專門闢建場所,收藏並保護石碑

經歷朝歷代的收集,碑林蒐藏的規模越來越大,至清始稱"碑林",現有藏品4000餘件,數量為中國碑林之最

台南赤嵌樓也有碑林,不過..........

DSC01195.JPG 

好了,你已經看完了

讓我們繼續回到西安碑林

IMG_9645.JPG

宋徽宗年間(1103年),將碑林、孔廟、府學合於現址

原本以孔廟為主的建築,在石碑越收越多,加上孔廟慘遭雷擊焚毀的情況下,逐漸被碑林給佔據

現在碑林博物館就建在西安孔廟的舊址上,因此一進碑林博物館,就可以看到孔廟特有的泮池(半圓形的池塘)

根據《禮記》,天子學校稱“辟雍”,四周環水,諸侯學校稱“泮宮”,只可在南面設半圓形的”泮池”

因孔子後世受封文宣王,也是諸侯等級,因此孔廟前必有泮池,哪怕台北的孔廟,台南的孔廟,都有此泮池

另外,有些書院也建了半圓形的池子,大概也想沾點”官學”氣息

門口的太和元氣牌坊也是明朝遺留下來的古蹟

IMG_9650.JPG

這個門叫櫺星門,源自唐代的鳥頭門,共有三門,門上有麒麟,中門額書文廟,在古代只准最高官員進出

靈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原稱靈星門,因形如窗櫺,故後稱櫺星門

星門是僅用在國家祭典的制式,孔廟也用櫺星門,代表祭孔如祭天

IMG_9652.JPG

大夏石馬

IMG_9899.JPG

大夏石馬是一件國寶級文物,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大夏國遺留的文物

大夏王國在中國歷史上僅存在了24年,石馬是現存唯一記載大夏王國年號,能證明大夏王國存在過的文物

 

景雲鐘

 IMG_9901.JPG 

景雲鐘因鑄於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而得名

鐘身鑄有唐睿宗自書的駢體銘文,是少有的唐睿宗留世墨寶

IMG_9658.JPG

碑林二字為林則徐所書,是林則徐臨摹唐朝大書法家歐陽詢的字所寫

仔細看,碑字上居然少了一撇

這是林則徐虎門銷煙後,引發後續的鴉片戰爭而被道光皇帝革職,發配新疆伊犁途經西安所題

所有的導遊都會說,林則徐因為官帽上的“頂戴花翎”被摘掉了,於是將所題的”碑”字刻意隱去一撇

不過~~~~

其實碑字少了頭上那一撇,是因為過去的碑字本來就沒那一撇,並不是林則徐心情不爽喔!!

不要被導遊唬爛到了!!

 

石台孝經

IMG_9659.JPG

《石台孝經》刻於唐天寶四年(745年),是國寶級的文物

由當時的皇帝唐玄宗親自以隸書書寫,由皇太子(後來的唐肅宗)題額銘刻的孝經石碑

碑下有三層石台階,故稱《石台孝經》

《石台孝經》是西安碑林中最早的一批藏品,是碑林的奠基石,放在碑林的入口處,迎接遊客,更顯得意義非凡

IMG_9651.JPG

碑林共有7室,分別存放不同時期的石碑

 

熹平石經殘石

IMG_9734.JPG

古代因為沒有印刷術,經書、典範都需要手抄刀刻來複製

然而老師口中,”讓你抄也會抄錯”,過去就有,我想這個經驗大家都沒少過,連名帶姓一起抄的也有過啊(誰!?)

總之,”讓你抄也會抄錯”,時間久了,就會抄出不同的版本來

因此,這時候就會需要一個最終的官方的正確版本來解決分歧,於是,刻在石頭上的石經就出來了

東漢熹平年間,為了解決”讓你抄也會抄錯”的問題

漢靈帝命蔡邕將《易》、《禮》、《春秋》等七種經文刻於四十六通石碑上

並統一放在洛陽太學中,以正天下,後世稱為《熹平石經》,是中國史上第一部官刻石經

董卓放火燒了洛陽後,熹平石經於運送至鄴城途中泰半遺失,不過現存的石經大都存在碑林博物

 

正始石經(藏於洛陽博物館)

IMG_2033.JPG

後來,三國曹魏正始年間將《尚書》、《春秋》刻成《正始石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二部官刻石經

因用古文、小篆跟隸書三種文字所書,也稱三體石經

不過保存情況最糟,傳世不多

 

開成石經

IMG_9675.JPG

唐文宗開成年間,《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左氏傳》、《公羊傳》、《榖梁傳》、《孝經》、《論語》、《爾雅》等12刻成《開成石經》,加上清代補刻的《孟子》,《開成石經》共刻有13部經典,中國歷史上第三部官刻石經

歷朝歷代都要刻石經傳世,而《熹平石經》、《正始石經》、《開成石經》這三通石經最為重要,稱為三大石經

《開成石經》共114座石碑65萬字,加上清代補上的《孟子》17座碑3萬字,共68萬字

不過呢~~現在則有68萬零7字

為什麼會多7字呢??

IMG_9674.JPG

因為多了”彭建程到此一遊”7個字 

IMG_9786.JPG

一直到宋朝之後,活字印刷發明,人們才輕鬆一點,不用沒事在石頭上刻字,石經也逐漸消失

不過呢~~~抄錯的事情仍然是層出不窮啊!!!

就拿《紅樓夢》來說,每個版本都不一樣啊!!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IMG_9681.JPG

“大秦”是古代中國對羅馬帝國的稱呼,景教則是基督教的一支(聶斯脫里派)

景教在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傳到長安,碑文漢文和敘利亞文刻寫

記載景教教旨、儀式及在長安傳教的情況,是基督教自唐朝便在中國流傳的見證,乃國家級文物

此碑明朝出土,清朝收入碑林,《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出現引起世界震撼,尤其令西方基督教世界覬覦

經過一連串的鬥智鬥勇,最終《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正本還是留在中國,而有複製石刻給予海外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是寶島李小時候在歷史課本上見到的”知識”,今天見到”知識”就立在你面前,有種莫名的激動

 

大唐三藏聖教序碑

IMG_9701.JPG

《大唐三藏聖教序碑》是由唐太宗李世民為唐三藏法師翻譯佛經作的序文

為了配上唐太宗與唐三藏,善書法的唐僧懷仁和尚,花20年蒐集王羲之的字,刻成《三藏聖教序碑》

因這通碑集天可汗唐太宗的文,西天取經第一人--三藏法師的事,書聖王羲之的字,因此也稱為”三絕碑”

碑上有一條很明顯的裂痕,係因為明代時遇地震,石碑被一旁的大雁塔塔頂擊中,石碑因而斷為兩截

 

興福寺殘碑

IMG_9695.JPG

《興福寺半截碑》為唐興福寺僧大雅等人,集晉大書法家王羲之行書所刻之碑

由於石碑只剩半截,故稱《興福寺半截碑》

清代書法家楊賓推王羲之的《聖教序》為第一,《興福寺》為第二,故此碑的藝術價值(江湖地位)也相當高 

 

廣智三藏和尚碑(不空和尚碑)

IMG_9689.JPG

不空和尚是印度人,來到中國成為漢傳密宗之祖,為密宗六祖,傳真法給惠果大師

後來才有了惠果大師傳法於空海,空海大師回到日本,開創東密等事蹟

此碑即為紀念不空和尚的在傳承佛教密宗所做的貢獻

 

道因法師碑

IMG_9684.JPG IMG_9707.JPG

《道因法師碑》是書法家歐陽詢之子歐陽通所書,是歐陽通少數傳世作品

歐陽詢為楷書四大家之首(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歐陽詢、歐陽通父子齊名,合稱”大小歐陽”

 

顏氏家廟碑

IMG_9693.JPG IMG_9713.JPG

顏真卿為楷書四大家中的第二位,《顏氏家廟碑》是顏真卿72歲時為紀念他的父親而立的家廟碑,是顏體楷書的典範

文中的”孔門達者七十二人,顏氏有八”是所有導遊都會特別介紹的一句話

雖然寶島李覺得導遊介紹這句話,只是方便介紹這是顏氏家碑,但也能看到顏真卿對自己家族的驕傲與期許

 

顏勤禮碑

IMG_9736.JPG

《顏勤禮碑》為顏真卿71歲之作,是紀念其曾祖--顏勤禮所作,亦是顏體成熟時期的代表作

 

爭座位書稿

IMG_9698.JPG

《爭座位帖》是顏真卿因為定襄王為了巴結宦官,將宦官席次排列優於尚書之前,所寫的告誡信

顏真卿在信中嚴厲斥責,慷慨激昂之正氣更溢於筆上

因而《爭座位帖》與《祭侄文稿》、《祭伯文稿》合稱為”顏書三稿”,又與王羲之的《蘭亭序》並稱”行書雙璧”

《爭座位帖》原帖已遺失,此《爭座位書稿》北宋安師文仿《爭座位帖》原帖刻石而成

 

多寶塔感應碑

IMG_9708.JPG     

《多寶塔感應碑》為顏真卿44歲時的作品,名氣比不上成熟時期的《顏氏家廟碑》、《爭座位帖》

 

玄秘塔碑 

IMG_9702.JPG IMG_9703.JPG  

柳公權為楷書四大家中的第三位

人說”顏筋柳骨”,說的是顏體飽滿,柳體嶙峋

其《玄秘塔碑》是他在64歲高齡時書寫篆刻而成,為柳體的代表作

 

彥修草書及張旭肚痛帖

IMG_9721.JPG

本通石碑的正面是彥修草書,背面下部是草聖張旭的肚痛帖

彥修是五代後粱時期的僧侶,善草書

五代因為連年戰亂,唐朝以來的筆法衰絕

東坡先生曾評五代書法中”獨楊公凝式,筆跡雄傑”,足見那個年代好作品不多

但除了楊凝式外,李後主李煜、僧人彥修、徐鉉等,其實都是那時期公認的名家

 

肚痛帖

背面下部為宋代摹刻張旭的草書《肚痛帖》

晉代的王羲之後,就屬唐代的張旭為大家,楷書四家之一的顏真卿也曾向張旭學習書法

張旭以狂草出名,人稱草聖,人如其字,本人也很瀟灑,愛喝酒

杜甫就曾將張旭與李白等人合稱“飲中八仙”,做了一首飲中八仙歌

醉後嘗以頭髮蘸墨寫字,世稱”張顛”,而張旭的狂草、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在唐朝合稱”三絕”

《肚痛帖》全文30字,寫的是~~

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熱所致,取服大黃湯,冷熱俱有益,如何為計,非臨床”

可以看到原本寫著還算安穩,後面字就越寫越痛,字也越痛越狂

欣賞之餘,寶島李真佩服這些肚子痛也要寫書法的人

現在遇到地震先PO FB的人,也頗有”顛張”之遺風啊!!

 

東陵聖母帖

IMG_9723.JPG

與張旭齊名的,便是唐代同期僧人懷素

懷素跟張旭一樣,同樣善狂草,同樣愛喝酒,更愛趁著酒性書文,人稱醉僧(聽起來喝得比張旭還兇)

由於倆人都以狂草齊名於世,因此後人有”顛張醉素”之稱(或”顛張狂素”

曾有人評,張旭以《肚痛帖》最佳,而懷素最佳的,就是眼前的《聖母帖》(宋代摹刻)

毛澤東的草書便是學自懷素,甚至毛澤東到了晚年還會反覆臨摹懷素的《自敘帖》

附帶一提的是,懷素《自敘帖》真跡,現在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懷素草書千字文

IMG_9728.JPG

懷素草書千字文》同樣是懷素所書

據說,南北朝時期,粱武帝非常喜歡王羲之的書法,便命人從王羲之的書帖中取出一千個不重複的字,讓兒子們臨摹

又讓人將這一千個不重複的字,四字一句,組成一首四言長詩--千字文

而這用一千個不重複的字組成的千古奇文千字文》,也是各朝各代的文人爭相書寫的作品

同時,《千字文》也與《百家姓《三字經成為中國各朝代幼童的啟蒙教材

千字文》乍聽疏遠,其實爸爸那一輩當過兵的人都曾聽過千字文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千字文》的第一句,就曾用在國軍的兵藉資料編號上!!

(據說改成天地玄黃,宇宙金馬

 

斷千字文(張旭)

IMG_9731.JPG

前面說到,千字文》受到各代文人臨摹書寫,這通碑石便是張旭所書的《斷千字文》

 

司馬芳殘碑

IMG_9726.JPG

司馬芳是司馬懿的父親,西晉武帝司馬炎之曾祖,此碑記述司馬家的家世,司馬芳的官職功德等

 

倉頡廟碑

IMG_9738.JPG

《倉頡廟碑》是漢代為了紀念創造文字的倉頡所刻,原立於倉頡廟

碑首造型奇特,是一個尖頭,下面還有個圓洞,這個圓洞曰"碑穿"

據說先秦時期貴族下葬時,會用木碑/石碑穿孔,配合繩子將棺槨吊入墓穴

這個穿孔的木碑/石碑會留在墓穴中或墓旁,稱為豐碑,並演變成後來的墓碑

"碑穿"的形式則過渡性地保留了一段時間,後來的碑就沒有了,可以說是歷史演化的見證

 

唐公房碑

IMG_9740.JPG

《唐公房碑》也是東漢時期的碑石,也有古早的碑穿制式

碑文記載的是漢代唐公房,學道成仙,全家連同雞、犬都一起升天的故事

對~~~~

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個故事

 

拓碑

IMG_9746.JPG

還沒進到第四展廳,啪啪啪的拍打聲就不絕於耳

伴隨著拍打聲的,是飄在空氣中的墨香

"拓碑"是南北朝時期南朝發明的方法,把紙貼上,然後在上面撲打墨汁,把字摘下來

據說拓碑會損害石碑,雖然說,館方稱"限量拓碑",但是寶島李每次去,都沒見停過就是了

而且拓的也總是黃庭堅跟米芾兩位大師的字

拓下的碑文可以賣錢,都是好幾百好幾百人民幣的賣

寶島李數次想買,但是真的好貴........

 

《黃庭堅上苑詩碑》


黃庭堅出自蘇軾蘇東坡先生門下,而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黃庭堅詩書造詣極高,更與蘇軾、米芾和蔡襄等四人合稱"宋四家"

不過也有人說宋四家"的蔡襄應是北宋奸相蔡京,只是因為不齒蔡京,而換成蔡襄,這方面爭議還在繼續中

另外存在爭議的,是這通碑到底是誰做的?

當然碑上落款是黃庭堅,這也是黃庭堅的行書,但有研究說碑上的行書與黃庭堅筆法有細微不同,可能是偽碑

寶島李是不知道真偽,但是你看他們這麼肆無忌憚的拓碑,也不免令人懷疑這通碑可能真的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米芾四幅屏詩碑

IMG_9748.JPG

米芾是寶島李小時候出現在課本上的人物,也是國立編譯館強烈推薦的書法家

不過寶島李當時對他並不了解,也不感興趣,只知道他書法很厲害

但自從在大清真寺看見米芾的字,寶島李就深深喜歡上米芾

米芾有種”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個性,放蕩不羈,瘋瘋癲顛,被稱為”米顛”

曾經跟石頭結拜(對!跟石頭結拜)的米芾,"米顛拜石"也成為後代大師的藝術題材,是個很有趣的人

擅長模仿大家書法,尤其是王羲之,據說今天我們看到很多王羲之、王獻之的複製臨本,很多都是出自米芾之手

米芾愛硯也很出名,著有《硯史》,而有潔癖的米芾,為了搶硯,不管硯中是有墨,揣在懷裡就跑,弄得一身髒

能讓潔癖者忍受骯髒,足見米芾有多愛硯!!

這通石碑是唐代林寬的詩省試臘後望春宫,北宋米芾的字,刻於清代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是近代所刻,所以使勁的拓,不心疼)

 

大觀聖作之碑 

IMG_3148.JPG

《大觀聖作碑》是宋徽宗手筆,此碑以他著名的瘦金體所書

據說瘦金體的"金"本作"筋",但是因為是皇上的手筆,改成了現在用的"金"

 

達摩面壁圖

IMG_9759.JPG

展廳內有《達摩面壁》《達摩東渡》兩通碑,均為康熙年間的瘋癲和尚李福所作

 

寧靜致遠碑(康熙)

IMG_9764.JPG

據非官方統計(也就是寶島李自己認為)~~

”寧靜致遠”這四字,而且必須是康熙所提的這四個字,是北京男子在社交媒體中,最常作為頭像的”字”

通常會用這四個字的,身體裡都住著一顆老人家的心

這句話出自淮南子非澹漠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在誡子書》亦有提到

康熙本身留世的字就少,加上這句話出自名家,又頗具內涵,大概是這樣,所以那麼得到北京老派男的欣賞吧

 

 

賜岳鍾琪書(雍正)

IMG_9795.JPG IMG_9796.JPG

雍正所書,雍正在清代帝王中也是藝術品味極高的一人

在位期間,其官窯所出者,簡約乾淨,直逼宋代水準,可惜在位甚短

到了他兒子乾隆,特別喜歡大紅大花,比較偏向現在中國農村搖滾風,品味真是....很具有個人特色

加上乾隆品鑑能力水準有限,加上又喜歡到處題字,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物破壞者

所以寶島李拍了康熙、雍正的碑,乾隆的我們就不多說了

 

即景詩碑(果親王允禮)

IMG_9787.JPG

看過甄嬛傳後,必定對深情款款的果親王允禮印象深刻,這裡也有他的字碑

IMG_9792.JPG 

果親王的字,漂亮!!很秀氣啊!!

 

一筆虎/壽字碑(馬德昭)

IMG_9774.JPG IMG_9777.JPG  

馬德昭是清代四川人,曾官拜提督,善寫大字草書,一筆虎、一筆壽都出自他手

 

嶧山刻石

IMG_9780.JPG

《嶧山刻石》相傳是李斯篆刻,記錄秦始皇首次東巡的事蹟

原物在北周時期就已損毀,碑林所藏為北宋重刻的

但因為碑石文字從摧毀到重刻相隔過久,也有一派說,這是件偽碑

 

秣陵旅舍送會稽章生詩帖(董其昌)

IMG_9802.JPG

秣陵旅舍送會稽章生詩帖》為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所書

明末有《民抄董宦事實》、《黑白傳》兩個寫本,說董其昌欺壓鄉里,後來被群眾放火燒屋,留下惡名

但事實上,其實是董其昌”督湖廣學政,不徇請囑,為勢家所怨”

因為不接受關說,結果被”黑”了!!

 

格言碑

IMG_9806.JPG

碑上刻有

立身以行檢為主,居家以勤儉為主

處人以謙下為主,涉世以忍讓為主

說得真是好,實在發人省思啊

 

石刻藝術室

IMG_9893.JPG

看完石碑,旁邊還有個石刻藝術室,對於不懂門道的人,是個很有看頭的地方

寶島李第一次去碑林時,就覺得石刻藝術室有意思多了

但是第二次第三次去時,才發現碑林之妙,妙無窮啊~~~

 

栓馬樁

IMG_9821.JPG

石刻藝術室門前有許多造型各異的石柱,這都是明清時期立在宅院門前拴馬用的拴馬樁,相當於現代的停車格

 

昭陵六駿-特勤驃

IMG_9829.JPG

進入石雕館,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唐太宗的昭陵六駿

昭陵六駿是6匹唐太宗生前所騎的戰馬,死後刻於石上,原立於唐太宗李世民墓--昭陵前

六匹馬的馬鬃上都剪成三段,稱為三花馬,是突厥人替馬打扮的方式,在唐朝蔚為流行

有這樣裝扮的馬匹,會被認為(感覺)是好馬!!類似台灣對日本貨的概念(管他是哪裡產的,都覺得好)!!

六駿中的”颯露紫”和”鬈毛騧”在民國3年(1914年)被盜賣到美國,現存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

其餘四駿為了方便運出,被裂為數塊,所幸即時被攔下,後存放於碑林博物館

昭陵六駿由唐代當時的大畫家閻立本設計,唐太宗李世民題辭,書法家歐陽詢書寫,是中國石雕的國寶級文物

特勤(一說特勒)是突厥官名,毛黃透白曰”驃”,故特勤可能是一匹突厥馬,由突厥族某特勒所贈

據說特勤驃可行千里,聲如晴空霹靂”,在柏壁之戰時,將對方大將宋金剛的長矛震掉

唐太宗贊曰:”應策騰空,承聲半漢,天險摧敵,乘危濟難” 

原立於昭陵東面一位

 

昭陵六駿-青騅

IMG_9825.JPG

青騅是李淵建唐後,李世民打贏奠定唐統一局面的牢之戰時的坐騎

青騅當時載著李世民衝鋒陷陣,一場大戰下來,青騅身中了五箭(迎面射中,多落在馬身後半部,足見其勇猛與迅速)

因此唐太宗盛讚其為”足輕電影,神發天機,策茲飛練,定我戎衣”

原立於昭陵東面二位

 

昭陵六駿-什伐赤

IMG_9827.JPG

什伐赤的 "什伐"是波斯語""的譯音,因此這是一匹來自波斯的紅色寶馬

此馬“奔跑如燕,不聞蹄聲”,也是李世民打贏牢之戰時的坐騎,同樣身中五箭

唐太宗讚其“瀍澗未靜,斧鉞申威,朱汗騁足,青旌凱歸”

原立於昭陵東面三位

 

昭陵六駿-颯露紫(複製品)

IMG_9833.JPG

颯露紫,同為李世民打贏牢之戰時的坐騎,颯露紫胸前中一箭,猛將邱行恭為其撥箭,六通石刻中,唯此件作品刻有人物

據《新唐書》記載,李世民有一次乘著颯露紫探陣,隨從諸騎在戰陣中衝散,颯露紫胸口中箭,情況危及時,為隨行的丘行恭所救

唐太宗讚颯露紫曰:“紫燕超躍,骨騰神駿,氣讋三川,威淩八陣”

原立於昭陵西面一位

虎牢一役,秦王李世民折損三匹駿馬,雖然沒仔細詳查,但有可能就是特勤驃、青騅與颯露紫

 

昭陵六駿-拳毛騧(複製品)

IMG_9835.JPG

鬈毛騧是一匹毛作旋轉狀的黑嘴黃馬,為李世民平定劉黑闥時所乘,身中9箭,戰死沙場

唐太宗贊曰:“月精按轡,天駟橫行,孤矢載戢,氛埃廓清”

原立於昭陵西面二位

 

昭陵六駿-白蹄烏

IMG_9831.JPG

白蹄烏通體純黑,四蹄雪白,因而得名,為李世民與薛仁杲作戰時所乘戰馬

唐太宗讚曰:“倚天長劍,追風駿足,聳轡平隴,回鞍定蜀”

原立於昭陵西面三位

 

石獅

IMG_9837.JPG

這也是座巨大的巨型石獅雕刻

獅子有什麼了不起的??寶島李幹嘛要特別介紹??

寶島李特別介紹這座石獅不為別的,只是因為獅子在中國一直都是傳說中的生物,大部分的人沒見過

以訛傳訛的情況下,最後產生了大門口那兩尊長得像北京狗的獅子

所以為什麼寶島李介紹這座石獅

因為這一定是當時真的有看過獅子的人雕刻的啊!!

 

鴕鳥

IMG_9838.JPG

中國大陸的遠古時期原也有鴕鳥,靠近內蒙古一帶還曾經發現過鴕鳥蛋化石

後來可能是氣候變遷或某種原因,中國大陸上的鴕鳥都沒了

漢代的曾記載西域進貢過鴕鳥,眼前的石刻的原型或許是西域進貢來的,現在已滅絕的阿拉伯種鴕鳥吧?

 

石羊

IMG_9867.JPG

羊的造型也不是現在常見的山羊直角造型,而是綿羊的卷角

 

石犀

IMG_9870.JPG

這件石犀原立于唐高祖李淵獻陵前,用一整塊石頭雕刻而成,造型雄偉,重量更重達10噸!!

中國本有犀牛,主要分布在中國南方,但後來因犀牛角被濫捕而逐漸滅絕,民國11年確認中國犀牛絕跡

  

老君像

IMG_9856.JPG

太上老君像原立於臨潼驪山老君殿,是唐華清宮朝元閣文物

據說唐玄宗夢見太上老君下凡在朝元閣顯聖,便以漢白玉打造此像,並將朝元閣改為降聖閣,是國寶級文物

 

李壽墓(墓門)

IMG_9875.JPG

李壽是唐高祖李淵的堂弟,死後陪葬於唐高祖獻陵,出土後被評為國寶級文物

這座墓有許多特別之處,有四個不知道

與同一時期的墓葬相比,李壽墓正面多了扇小門,但是沒人知道為什麼?

這是第一個不知道

 

李壽墓(壁畫)

IMG_9883.JPG

墓中的各類石刻壁畫,是研究唐代世界的重要文獻

IMG_9884.JPG

但是,李壽墓中,大量地出現四神中的朱雀,也不知道為什麼??

這是第二個不知道

 

李壽墓(墓誌)

IMG_9880.JPG

另外,一般墓誌都是方形,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李壽墓的墓誌卻是獸首龜形,龜背上背負著墓誌蓋,這是非常罕見的制式

過去也曾經出土一座,被運到海外,中國目前僅有這一座!

這是第三個不知道

 

李壽墓(石椁)

IMG_9877.JPG

石槨上用文官武將取代常用的女侍,也頗為奇特

IMG_3152.JPG

”開門者即死!!”

我不知道是誰開的門!!

這是最後一個不知道~~~~

 

走獸

IMG_9889.JPG

IMG_9894.JPG

碑林博物館不只保存展覽文物,還兼有修復文物的技術

據碑林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說,兵馬俑博物館的青銅馬車就是碑林博物館的老員工復原的

其實銅馬車的腳根本拼不起來,現在看到的,有部分是複製品

 

大唐風華西安行(1)@ 去回民小吃街當觀光

 

愛碗亭的最新文章

 

西安碑林博物館

門票:

淡季(12月1日——次年2月底)全票50元/人,半票25元/人

旺季(3月1日——11月底)75元/人,半票37元/人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三學街15號(近書院門)

電話:+86-029-87210764

開放時間:

3月1日--11月30日: 8:00--17:45停票 18:30閉館

12月1日--次年2月底: 8:00--17:15停票 18:00閉館

7月、8月: 8:00--18:15停票 19:00閉館

網址:http://www.beilin-museum.com/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寶島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